4月21日,位於陝西銅川市王益區中小企業基地的德盛昌箱包生產社區工廠內,來自當地的80多位工人忙碌地趕製復工以來的第二批出口訂單。企業負責人武林告訴記者,他們正與當地人社局商量對新招聘員工開展培訓。「企業用工培訓,財政補貼買單。目前,銅川已撥付培訓補貼資金336萬元,減免43家企業社保310萬元。」銅川市就業促進中心副主任辛志國告訴記者。
圍繞用工需求開展「雲招聘」和就業培訓,是陝西支持中小企業、力保居民就業的關鍵一招。4月14日,西安高新區絲路人才大市場裡,一場線上招聘會正在舉行。多家企業負責人坐在電腦前,「屏對屏」完成了對求職者的面試。西安市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廉宏彬說,服務中心近期組織了多場線上招聘會,吸引近700家單位參加,提供崗位2萬餘個。在寶雞市「網上招聘超市」,通過手機「掃一掃」進入「雲人才市場」,就能即時發布招聘用工信息、投遞個人求職簡歷,進行在線洽談、視頻面試;「寶雞就業」APP更成為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村富餘勞動力等人員求職的好幫手。
招聘「上雲」,培訓「上線」。3月份以來,陝西啟動了「網際網路+職業技能培訓」計劃,「頂格」提高補貼標準,企業職工取得培訓合格證後,按每人最低780元補貼,並擴展了培訓單位和工種範圍。陝西省人社廳副廳長井海濱介紹,陝西從人社、財政等部門和技工院校抽調人員組成「千人服務團」,已幫助2100多家企業開展就業崗前培訓。按照陝西省出台的22條穩就業措施,當地拿出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支持各地開發一批臨時性公益崗位托底安置貧困勞動力,對疫情防控期間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規模大的扶貧車間(新社區工廠)、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業龍頭企業等,給予一次性生產補貼和貼息支持。
銅川市市長李智遠介紹,早在1個多月前,銅川市就成立了「六大產業集群」人力資源專班和「編制周轉池」,先後出台18條「硬核」措施扶持企業穩定就業存量。目前,銅川市正謀劃支持企業新建40家至100家社區工廠和家庭農場,力爭覆蓋所有鎮和移民搬遷點。在李智遠看來,當前的就業壓力,也是優化創業人力資本結構、留住返鄉創業人才的機遇。為此,銅川市正著手利用老工業廢棄場地擴建社區工廠。
針對農民工「出不去」的難題,陝西省深入完善健康互認、崗位對接、「點對點」運送等服務,幫助農民工返崗。陝西還加速提高復工復產效率,出台支持企業擴大用工規模、穩定勞動關係等舉措。數據顯示,一季度陝西省城鎮新增就業人口為7.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1%,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