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幾個月,周杰倫演唱會上,他的一位粉絲徹徹底底的火了。
這位自稱「小仙女」的粉絲,在歌迷點歌環節中說,自己的前男友也來了,並且他要結婚了,說他雖然長得丑,眼睛也瞎,但還是想祝福他,在這裡為他點一首《算什麼男人》。
並叫板,「如果他老婆也來了,請把鏡頭拉近一點,讓她看看我有多美!」頓時,演唱會的氣氛直達high點。
(演唱會現場點歌給前男友的「小仙女」)
事件持續發酵,主人公的生平資料,社交帳號都被曝光出來,疑似炒作的訊息也開始不脛而走。一夜之間,這姑娘的微博粉絲已經從2萬多漲到30多萬。
據說,在演唱會開場前,這姑娘就已經在場外接受了某自媒體的採訪,採訪過程中並沒有任何關於周杰倫的信息,全部都是diss前男友的,對她說的話劃重點後是這樣的——
分手一年多,目前還單身,覺得自己比前男友現任漂亮,所以前男友眼瞎;
直接給前男友貼上「渣男」標籤,祝福也是直接了當:你若不舉便是晴天,不孕不育子孫滿堂;
並直稱,今天找前男友不重要,拆散他們最重要。
不管這件事是炒作還是姑娘的真情流露,關於對待前任關係的處理上,這種做法真的合適嗎?
02
愛情里被分手這件事,最刺激的莫過於兩個場景:
1.你發現前任女友比你優秀;
2.你發現前任女友不如你優秀。
這個橋段韓劇經常上演,女二號被分手後,氣憤難平,自己如此優秀,如此美麗,如此有氣質,他為什麼要和我分手?一定是看上了哪個狐狸精。
於是,不管有沒有第三者,女二號都要揪出前男友的現任來,哪怕只是假想敵,然後進行360度的比較。
這其實是一種「自殺式」行為,因為無論對方是怎樣的人,最終崩潰的都是自己:
現任女友不如自己,有莫名被羞辱感,出現認知偏差,認為前男友眼瞎,居然選擇不如自己的人結婚,參考歌曲《請給我好一點的情敵》;
現任女友和自己差不多,不服氣,憑什麼我不如她,內心會滋生勝負欲,這種比較危險,往往到了最後,除去精疲力盡,也讓前任看盡其中醜態;
現任女友比我強,會有強烈的自卑感,會將所有分手因素歸咎於自己條件太差,而更難走出,沒有信心開始下一段戀情。
一段感情的結束,最怕的就是有一方沉迷於「受害者」心態,曾經的恩愛仿佛在剎那間幻化成了仇恨,並將怨恨遷怒到其現任女友身上,說好的和平分手,不知怎麼就下意識認為是對方在搶你男友。
你心裡時時放不下的人,心裡卻早已沒有了你。你做的所有的黑化戲、苦情戲,其實都是演給自己看的,觀眾始終只有你自己一個。
古人說,強扭的瓜不甜。與其diss前任,不如讓自己變得更好。那麼,如何才能從失戀中掙脫出來呢?
03
1.不要做不惜羽毛的黑化或詆毀之事
短暫的黑化能得一時之樂,過後將會有一種更悲傷的感覺,那是一種空虛感,一種被拋棄、顧影自憐的空虛感。
其實,女方diss得越厲害,前男友的愧疚感就越小。因為分手見人品,既然已經分手,你越是逞口舌之快打擊得對方體無完膚,越是容易被人視為死纏爛打。
沒有他後,沒有了生活也沒有了自我,活得像一具行屍走肉,是很容易嚇跑人的。
所以,「小仙女版diss前男友」,在她前任眼裡肯定不是真性情,而是等同於「包租婆版」的潑婦罵街。如果其前男友當時真的在場,心裡也只會慶幸自己幸好和她分手了。
2.放下,才能好好愛
可放下兩個字寫起來簡單,真正去做又很難。這讓我想起身邊女友在收到前男友婚禮請帖時,我問她,「你要去嗎?」「不去,去了就想劫婚!」當時女友和她前男友其實已經分手一年多了。
在這一年多里,她天天刷前男友微博,不放過任何一條留言,會點開每一條他點贊過的微博,每天掃雷式搜索他關注的人,猜測哪個頭像有可能是前男友的現任女友。
《奇葩說》有一期節目的辯題是《收到前任婚禮喜帖,要不要去?》。
正反兩方就去與不去辯論不休。更有選手說要是前任敢發請柬給我,我就把他禮堂變靈堂。
而就在整場「雞飛狗跳」,葷素段子齊飛時,還是高曉松的一段話,真正是說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你們說的這些扎小人、撒花、還是喝大酒、暴斃,拼個你死我活,都是最開始兩個小時的反應,這種反應越大,等你睡完一覺之後,你不會選擇去,你會發現你沒有那麼無聊,也沒有那麼失敗,你的人生沒有那麼可怕。
是啊,最後的最後肯定是想要一笑而過,真的釋懷的。只有徹底將心底的怨念放空,才能重新裝入下一段戀愛。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
如今是兩性獨立的年代,姿態不同,命運就會不同。
每一次分手,王菲都會坦然面對。王菲愛竇唯,愛得如痴如狂,紅得發紫時,她為他甘願深居北京一胡同深處的四合院,早上被拍到倒尿盆痰盂,她也無畏坦然。
(王菲與竇唯、女兒竇靖童)
王菲就是這樣:既然愛了,便奮不顧身。婚後竇唯出軌高原,並直呼與王菲的婚姻是「一場陰謀」,而她只是果斷轉身,不強求,不湊合。
王菲在歌曲《討好自己》中唱道:餘生沒那麼長,請你討好自己,活得像個自己。
無論是處在怎樣的感情里,她是她自己,愛得再濃,她還是她,不苟求,不違心。
2002年謝霆鋒選擇張柏芝一起,和王菲分手。她自始至終,沒有說過任何前任一句不好的話。
2013年,王菲與李亞鵬離婚,在微博上也只是淡淡說了句:這一世夫妻緣盡至此,我還好你也保重。「緣分盡了,放手就好。」
然而,所有情感的失敗,從來不是一個人的破壞,而是兩個人的共謀。
張柏芝與謝霆鋒離婚後的狀況,就令人唏噓不已。
她活得不洒脫,常常傾儘自己所有。與謝霆鋒分開後,常常無力哭訴,向媒體痛斥謝霆鋒的種種行為,來釋放自己的委屈。
這種執拗放不下、沉浸在受害者角色里的性格,讓她陷入痛苦裡無法自拔,並長時間無法接受和謝霆鋒分開的既定事實,長期以淚洗面,形容枯槁。
張柏芝在節目《娜就這麼說》談離婚淚崩,稱自己23歲時太任性。
愛人之前,先學會自我管理。只有先打開自己的心,看穿自己,才能看穿失戀的原因。
04
尼采,在《瞧!這個人》的前言中說:
「現在我請你放棄我而去找尋你自己。只有當你已完全離棄我時,我將回歸於你……」
人只有向內而求,才會越活越強大,內心安定則強大,才會有將生命舞出花來的支撐點。找回自我,下一站自有更適合你的愛人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