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加25%的關稅,不影響中國優勢

2024-05-20     汽車商業評論

撰文 / 周 洲

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師 超

美國最新發起的對自華進口的鋰電池加征關稅,對中國動力電池企業來說,影響不是很大。

5月17日,國軒高科美洲業務副總裁陳瑞林對包括汽車商業評論在內的媒體作出上述評論。

陳瑞林稱,國軒高科對美出口的鋰離子電池以儲能和商用車產品為主,目前尚不清楚商用車電池產品是否會徵收關稅,只有少量動力電池出口供給美國新勢力車企,占總量比例極小,幾乎不受影響。

5月14日,美國發布對華加征301關稅四年期複審結果,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產、半導體以及鋼鋁、港口起重機、個人防護裝備等產品加征關稅。

其中,自2024年起,美國對進口電動汽車的關稅從25%提高至100%,對電動汽車電池零件、鋰離子動力電池從7.5%提到高25%;自2026年起,美國對鋰離子非電動汽車、永磁體、天然石墨的關稅從0提高到25%。

這是繼拜登2022年8月發布《通脹削減法案》(IRA)之後,再次針對中國新能源電動車產業鏈作出的限制。

美國對乘用車的關稅稅率為2.5%。2018年,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產汽車加征25%的關稅,如今拜登將加徵稅率提高到100%,最終關稅稅率從27.5%增至102.5%。

雖然關稅暴增,對中國的整車企業來說,幾乎沒有影響。

除了一些商用車之外,中國幾乎沒有乘用車整車出口到美國。

今年一季度,中國車企只有吉利通過子品牌極星向美國出口銷售了2217輛電動汽車。美國市場占整車出口量的份額低於0.5%。

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最昂貴的零部件,約占整車成本的40%。

真鋰研究創始人、總裁墨柯表示,美國本身缺少動力電池以及正極材料廠,中國具備鋰電供應鏈的優勢,美國若要開始自主生產鋰電,仍需從中國進口關鍵原料。

汽車商業評論了解到,目前,美國動力電池的生產成本和國內相比幾乎翻倍,即使加上25%的關稅之後,成本還是便宜,所以整體來講,對中國動力電池的競爭力沒有太大影響。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國和出口國。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統計,2023年國內動力電池累計出口 127.4 GWh,占鋰離子電池出口總量的 83.5%。

其中,美國是中國鋰離子電池出口第一大市場,出口金額為 135.49 億美元,同比增長 33.94%,占中國鋰離子電池出口額的 20.8%。

據汽車商業評論了解,不論是先前的IRA,還是加征301關稅,美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是希望實現鋰電產業轉移。

根據IRA,從2024年起,使用中國製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的電動汽車將無法獲得美國政府最高7500美元的補貼。

而美國對石墨負極的關稅徵收延緩兩年,陳瑞林認為由於石墨是高耗能產業,需要建在能源和勞動力相對便宜的地方,再加上環保要求高,美國立刻建立起石墨產業的難度相對較大,放寬兩年再徵收關稅是基於產業現實的考慮。

美國樹立關稅壁壘,是為了倒逼相關企業赴美建廠,將鋰電產業鏈轉移到美國。韓國的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紛紛在美落子。

而由於地緣政治的影響,比如IRA中關於敏感實體的認定,使得中企赴美建廠會受到阻礙。

受此影響,寧德時代採取了技術授權的方式,與福特和通用汽車在磷酸鐵鋰電池生產上進行合作。

目前,中國電池企業實現赴美建廠的有遠景動力和國軒高科。這兩家企業都具有外資背景。

遠景動力(AESC)是較早在美投資的電池企業。

作為日產、NEC Corp.和NEC Tokin的合資企業,AESC成立於2007年,於2010年向日產汽車提供鋰離子電池,其在田納西州士麥那的日產聆風電動汽車裝配線附近經營著一家獨立的電池工廠。

2018年8月,中國遠景科技集團(Envision Group)啟動對AESC公司的收購,日產保留了AESC公司20%的股份。

2022年8月,遠景動力在美的第二座工廠於肯塔基州博靈格林市動工,產能為30GWh,第一個客戶是梅賽德斯-奔馳,也為其他車企供貨。

2023年6月,遠景動力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佛羅倫斯附近的第三座電池工廠開建,耗資8.1億美元,將為寶馬的美國裝配廠提供圓柱電池。這也是遠景動力在全球建設的第13座電池生產基地。

遠景動力在南卡羅萊那州的新工廠

國軒高科的第一大股東為大眾中國,約持股25%,其在美國密西根州於2022年10月建有正極材料廠,2023年9月斥資20億美元在伊利諾州坎卡基縣曼特諾新建一座動力電池工廠,計劃提供2600個工作崗位,將集中生產10GWh的鋰離子電池組和40GWh的鋰離子電芯,可享受總價值5.36億美元的州激勵措施。

此外,國軒高科在美國矽谷地區的弗里蒙特工廠,擁有1GWh的產能規劃,並實現了85%的自動化率。這是國軒高科在美國市場的第一條Pack產線,主要面向美洲ESS市場,生產範圍包括3kWh到30kWh的可攜式儲能產品和家用儲能產品,在美國的第一款電池Pack產品已於2023年12月在弗里蒙特工廠正式下線。

國軒高科的目標是到2030年,在美洲、歐非、亞太的產能均達到100GWh,實現占全球10%的市場份額。

陳瑞林也認為,不可否認存在文化和制度差異,美國政策也是在變化之中,後面可能會出現一些變化,但不影響公司出海美洲、歐非和亞太的布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9ad98f5be8b8bcf9468a065eaea63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