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論壇丨美國對華加征301關稅製造貿易不公

2024-05-21   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經濟時報特約評論員

所謂「301條款」,是指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三章第301條至第310條,全稱為「對不公平貿易做法的救濟」。該法規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經過調查認定其他國家違反美國的貿易協定或其他國家的法律、政策和不正當做法對美國商業造成阻礙和限制時,可根據「301條款」的授權對其他國家採取包括加征關稅或其他進口限制在內的貿易限制措施。但在實施過程中,這一「應對不公平貿易」條款卻成為美國在全球製造貿易不公的「旗號」。

2024年5月14日,美方出於國內政治考慮,發布對華加征301關稅四年期複審結果,承認近年來中方在促進貿易公平方面所取得的進步。但是,美方仍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產、半導體以及鋼鋁、港口起重機、個人防護裝備等產品的關稅。其中,電動汽車的關稅從25%提高至100%,鋰電池從7.5%提高至25%,光伏電池提高到50%。美方提高301關稅既違背世貿組織規則和「不尋求打壓遏制中國發展」「不尋求與中國脫鉤斷鏈」的承諾,也違背了美方制定「301條件」的初衷,是典型的保護主義、政治操弄和貿易霸凌行為,最終結果只能是製造更大的貿易不公平。

圖片來源:攝圖網授權

從此次加征關稅幅度最大的電動汽車來看,中國對美電動車出口對美國市場的影響很小,也不可能對美構成不公平貿易。根據2023年中方統計數據,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絕大多數都出口到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市場,對美電動汽車出口額占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總額的比例僅為1%,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美方卻仍將電動汽車作為打擊中方的對象。這說明,美方此次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大幅提升關稅顯然不是為了其所聲稱的當前中方不公平貿易帶來的損失,而是為了讓中國的電動汽車在美國市場徹底喪失競爭優勢,從而將其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眾所周知,電動汽車是「新三樣」的代表性產品,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美國是中國出口電動汽車的重要市場。但是,美方此次提高關稅為中國電動汽車出口製造了不公平貿易條件,為中國電動汽車進入美國市場設置了巨大的障礙。

同樣,鋰電池和光伏電池也是未來發展的增長點,在貿易中具有廣闊發展空間。根據2023年中方統計數據,中國對美鋰電池出口額占中國鋰電池出口總額的比例為20.9%,但占整個加稅清單產品出口額的57.7%,並且此次關稅提高了2.3倍;中國對美光伏電池出口額占中國光伏電池出口總額的比例為0.2%,但關稅提高了1倍;中國對美半導體出口額占中國半導體出口總額的比例為1.5%,此次關稅也提高了1倍。這些產品作為中國出口增長的新引擎,對提升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和深化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聯繫具有重要意義。儘管這些產品當前在美國市場所占份額很小,但都成為美方此次加征關稅的主要打擊對象。這表明,美方此次加征關稅均是從長遠著眼,試圖以不公平的貿易條件壓制中國的貿易增長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中美經濟高度相互依存,美方此次加征關稅將會顯著推升進口商品成本,令美國付出相應代價。在此次加征關稅的產品中,美國對華醫療產品、石墨和永磁體等關鍵礦產的依賴程度較高。在徵稅的實施時間和具體產品範圍上,美方不得不繼續權衡,因為損害他人必將連累自己。

總 監製丨王 輝車海剛

監製丨李丕光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