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鮑叔牙、齊桓公這三人是什麼關係?為何會成為高考作文?

2023-06-20     寒雲天

原標題:管仲、鮑叔牙、齊桓公這三人是什麼關係?為何會成為高考作文?

2020年的高考在前日謝幕,祝福考生們即將步入另一段新的旅程。

對於歷史愛好者來說,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廣東地區的高考作文題目,如下: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

考生圍繞上面的題材和對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的看法寫一篇發言稿。

如果歷史知識欠缺的考生,看到這類題,可能無法入手。

這也不難理解,現在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尤其是在應試教育體制之下,他們連自己的作業都應付不過來,更別說課外閱讀,而且課外閱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難免導致考生文化歷史知識的欠缺。

那麼齊桓公、管仲、鮑叔牙他們之間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關係?為何會作為高考作文題材?

從至交好友到各為其主

中學語文課本里有一必修課叫《鄭伯克段於鄢》,講述的是東周時期鄭莊公與他弟弟之間的種種矛盾,最終導致兄弟相殘,這件事情過後,歷史正式進入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諸侯相互攻伐,禮樂崩盤,政由諸侯首領出,先後出現過五位諸侯盟主,他們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史稱「春秋五霸」。

其中率先稱霸的是齊桓公,也就是廣東高考作文題材中提及的公子小白,提起公子小白可能大家不熟悉,提及《封神演義》里的姜子牙,大家耳熟能詳,公子小白就是姜子牙的第十二代孫。

公子小白出生時,齊國已是東方大國,實力雄厚。到了齊襄公(公子小白異母兄)時期,由於他比較昏聵,發生了內亂,公子小白和哥哥公子糾逃往他國避難。

當時管仲輔佐公子糾,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公子糾的生母是魯國公主,所以他逃往實力強大的魯國,希望外公家能夠幫他奪取王位。

而公子小白的母親則來自實力弱小的衛國,所以他放棄去衛國,來到離齊國都城臨淄不遠的莒國,默默地等待時機。

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在齊國都安插了眼線,等待爭奪王位的最佳時機。

其實管仲、鮑叔牙在輔佐齊國公子之前,他們是好朋友,曾經還一起做過生意,只是此時他們各為其主。

管仲刺殺公子小白

不久,公孫無知發動政變殺齊襄公,並自立為國君,後來公孫無知死於齊國大夫雍廩之手,致使齊國群龍無首。

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的機會來了,按照古代長兄為嗣的制度來看,公子糾比公子小白更有資格繼任國君之位。

然而事與願違,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國距離齊國更近,他得到的情報早於公子糾。

管仲看出了這點,於是他建議公子糾派人刺殺公子小白,刺殺的重任最終決定由管仲來執行。

管仲率領一支輕騎兵,不眠不休,快馬加鞭堵截了莒國到齊國的必經之路。

管仲見到公子小白,隨即彎弓搭箭,一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帶鉤,公子小白惶恐之餘,立即倒地裝死,管仲以為公子小白已經被他射死,便撤軍向公子糾復命。

公子糾聽聞後大喜,便自信滿滿地率軍北上,準備回國,當他來到齊國邊界時,卻被守邊的將士阻攔,不得前進,一打聽才知道公子小白已經捷足先登。

鮑叔牙舉賢,齊桓公不計一箭之仇

公子小白即位後,是為齊桓公,他提拔一直輔佐自己的鮑叔牙為國相,根據《國語·齊語》記載,鮑叔牙是竭力推辭,並向齊桓公推薦管仲。

齊桓公很是納悶,前些日子,我才中了他一箭,現在讓我重用他,這不很荒唐嗎?於是他連忙問鮑叔牙,為什麼你覺得管仲能堪當大任,鮑叔牙說了五條理由。

第一、管仲為人寬厚仁愛,能夠安撫民心,這點我不如他。

第二、管仲可以讓大權不落入旁人之手,這點我也做不到。

第三、管仲忠實守信,有領導的氣質,他能服眾,我不能。

第四、管仲能夠製作禮樂,糾正傷風敗俗,關鍵他還能讓這些禮法制度有效地實施,這些我更加做不到。

第五、管仲還能領兵打仗,鼓舞將士們奮勇殺敵,這點我也不如他。

齊桓公聽後,沒有計較管仲的一箭之仇,反而採納了鮑叔牙的建議,拜管仲為國相。

管仲覺得齊桓公能夠不計前嫌重用他,也算是一代英主,而且管仲一直對齊國忠心耿耿,他也想為國效力,最終接受了齊桓公的委任。

管仲、鮑叔牙、齊桓公為何會成為高考作文題材

史書《管子·小匡》對齊桓公寬廣的心胸大為讚賞,說他「成事不說,既往不咎」,這才是一個領袖的氣質。

管仲授任國相之後,他沒有讓齊桓公失望,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治國方略,對齊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將齊國帶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諸侯紛紛屈服於齊國,齊國成為帶頭大哥,齊桓公成為一方霸主,後來周天子也承認了齊桓公霸主的地位。

管仲、鮑叔牙、齊桓公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成就大事者得有一顆寬大包容的心,心胸狹窄之人難以讓人臣服。

後來齊桓公成為「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聖主,這跟管仲的輔佐和鮑叔牙的讓賢都密不可分。

齊桓公的不計前嫌重用賢才、鮑叔牙讓賢、管仲棄暗投明之舉都是我們當代中小學生應該學習的榜樣,想必這也是作為高考作文題材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96a52bfc77cd781dd56b918caf3a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