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別忘「喝1粥,品2味,忌3事」,牢記傳統,為家人祈福

2024-01-15     簡食記

原標題:臘八節,別忘「喝1粥,品2味,忌3事」,牢記傳統,為家人祈福

臘八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那時人們在每年冬季舉行祭祀活動,感謝神靈和祖先一年來的庇佑,並祈求來年五穀豐登、家畜興旺。"臘"字最早代表了古代年終舉行的祭祀——「蜡祭」,是祭祀祖先和各種農耕、狩獵有關神祇的日子。隨著時代的發展,「臘八」逐漸演變為固定日期的節日。

另一種說法與佛教密切相關。相傳釋迦牟尼佛在成道前苦修六年,最後在臘月初八這天於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因此佛教徒會在這一天熬制臘八粥供佛並施捨給僧俗大眾,以紀念佛陀的覺悟時刻。這一習俗後來融入中國傳統的臘祭文化中,使得臘八節增添了濃厚的佛教色彩。

臘八節的傳統在中國歷史上經歷了不斷的豐富和發展,各個朝代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祭祀內容。唐宋以後,隨著佛教文化的深入傳播,臘八節的慶祝活動更多地融合了佛教的元素,如煮臘八粥供佛、拜佛等。

祭祀活動,臘八節最初起源於祭祀,在一些地方仍然保留著祭祀神農、后稷等農業神祇以及貓虎神等護佑家宅安寧的神靈的習俗。過去某些地區還流傳著臘八節當天吃冰塊,以期全年不鬧肚子疼的習俗,現在雖然少見,但反映了古人對健康和時節變化的獨特認知。許多寺廟會在臘八節這一天熬制大量的臘八粥分發給信徒和周邊民眾,既體現了佛教的慈悲精神,又傳遞了和諧社會的理念。

臘八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承載了從古老祭祀儀式到現代生活習俗的豐富內涵,通過不同的飲食和儀式活動,傳承和弘揚了中華民族崇尚自然、尊重先祖、感恩生活的傳統美德。臘八節將至,別忘「喝1粥,品2味,忌3事」,牢記傳統,為家人祈福。

「喝1粥」

喝臘八粥,它是由多種豆類、米類、乾果等食材熬制而成,象徵著物產豐富、五穀豐登,體現了中國人崇尚和諧共生、珍惜食物的傳統價值觀。雜糧粥中的不同成分代表了世間萬物和諧共存,反映了農耕文明中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家業興旺的願望。

臘八粥

所需材料,大米或糯米 100克;紅豆、綠豆各50克;花生仁50克;紅棗(去核)10顆左右;枸杞適量;蓮子50克(提前泡發並去除蓮心);薏米30克(可選,需提前浸泡);蓮藕粉或玉米澱粉適量(用於增加稠度,可選);干桂圓肉(龍眼乾)適量;板栗幾顆(去殼切小塊,可選);核桃仁、杏仁等堅果適量;白糖或紅糖適量(根據個人口味);

做法,提前一晚將紅豆、綠豆、薏米等不易煮爛的食材用水浸泡。蓮子去掉苦澀的芯,紅棗洗凈備用。花生、核桃仁等無需浸泡。

將大米或糯米淘洗乾淨後加入鍋中,加足量水(一般比平時煮粥多一些,因為雜糧吸水性強),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慢燉。待大米開始變得軟糯時,依次加入已浸泡好的紅豆、綠豆、薏米以及未浸泡直接使用的花生仁等較硬的雜糧。

再次燒開後,改用小火慢慢熬煮,保持微沸狀態。當大部分雜糧變得綿軟時,加入蓮子、紅棗、枸杞、桂圓肉、板栗等,繼續熬煮至所有食材都熟透且粥體粘稠。若想要更豐富的口感和營養,可在最後階段加入堅果碎。

根據個人口味,在出鍋前加入適量白糖或紅糖攪拌均勻,讓糖完全溶解在粥中。熬至粥品濃稠合適即可關火,稍微放置一會兒讓味道更加融合,然後盛入碗中即可食用。

「品2味」

1:酸味,臘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的傳統小吃,尤其在華北地區更為常見。臘八蒜通常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腌制的,因此得名。

臘八蒜的配料非常簡單,主要是醋和大蒜瓣兒,製作方法也相對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入一個密封的罐子或瓶子中,然後倒入醋,封上口後放在一個冷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推移,泡在醋中的蒜會慢慢變綠,最終變得通體碧綠,如同翡翠碧玉一般。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臘八節吃臘八蒜也有一定的道理。冬季是陽氣生髮的時節,人體新陳代謝增強,這個時候通過食用臘八蒜可以起到殺菌解毒、預防感冒的作用。

此外,臘八蒜的主要配料是醋,醋酸具有很好的抑菌或殺菌作用,適度食用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遠離感冒困擾。

2:鹹味,臘八豆是中國傳統食品,尤其是在湖南地區非常流行的一道特色美食,通常在農曆臘月初八前後製作和食用,故名「臘八豆」。其主要原料是黃豆,並配以辣椒、生薑、食鹽等調料進行發酵而成。

臘八豆的做法

準備材料。干黃豆:首先選用優質干黃豆作為主料。調料:準備辣椒碎、生薑、食鹽以及可能需要的其他香料。

將干黃豆洗凈後用清水浸泡6小時以上,使其充分吸水膨脹至軟。泡好的黃豆放入鍋中加水煮熟,煮至黃豆軟糯但不爛。煮熟的黃豆撈出瀝干水分,放在通風處晾涼至微溫。

將晾涼後的黃豆裝入乾淨無油無水的容器中,靜置進行自然發酵,待黃豆表面出現涎液,質地粘稠時,表明第一次發酵完成。生薑去皮切細末;將辣椒碎、食鹽等調料根據口味炒至微黃,增加香味。

將發酵好的黃豆與炒好的辣椒碎、生薑末及適量食鹽拌勻,使黃豆充分吸收調料的味道。把調好味的黃豆裝入乾淨且瀝干水分的罈子或玻璃罐中,密封保存,進行二次發酵。在發酵過程中要確保罐口周圍的水分充足(如壇邊有水封),防止空氣進入,影響發酵效果。

經過大約10-20天左右的二次發酵後,臘八豆就可以開封食用了。此時的臘八豆味道醇厚,帶有獨特的酸辣風味,可直接食用,也可作為烹飪的配料,常用於炒菜、燉肉或者佐餐。

臘八豆因其豐富的口感和特殊的發酵香氣,成為了冬季餐桌上的佳肴,也是民間節日文化傳承的一部分。

「忌3事」

1:不能回娘家。在臘八節這一天,已婚的女兒不能回娘家,否則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如家庭不和、夫妻爭吵等。這個習俗主要是為了強調已婚女兒要牢記自己的身份和責任,遵守家庭規矩和社會道德規範,不應該在節日期間輕易離開自己的家庭。

2:不能借東西。在臘八節這一天,人們認為借東西是不吉利的,因為「借」和「接」諧音,而「接」又和「著」諧音,所以不吉利。因此,在這一天最好不要借東西給別人,也不要向別人借東西,以免觸犯了這一忌諱。

3: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在臘八節這一天,人們也認為說一些不吉利的話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不幸。因此,在這一天要儘量避免說一些不吉利的話,如「死」、「鬼」、「病」等。

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多變的世界中,面臨著種種挑戰和困難。但是,只要我們堅守內心的信念和夢想,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價值。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只有經過風雨的洗禮,才能看到彩虹的美麗。讓我們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為自己的人生書寫一個精彩的故事。加油,陌生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92a0e5b65bcafa14a766fdc2b2d57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