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把青
編輯| 赤木瓶子
這個雙十一堪稱史上「最亂雙十一」,淘京抖拼在低價上廝殺,李佳琦、瘋狂小楊哥、辛巴等超頭主播相繼翻車,而就在這時,一種新的電商模式卻「低逆價潮流」而上,做起了高客單價、高品質的直播電商,這就是小紅書的買手電商。
根據小紅書的雙十一戰報,董潔和章小蕙均成交破億,21個買手成交過千萬,這一數據頭部主播相比自然不值一提,但以小紅書的用戶體量和用戶消費習慣,這一數據刷新了小紅書的帶貨記錄。
兜兜轉轉摸索了這麼多年,小紅書終於找到了能發揮出自己優勢的電商模式。從今年年初,小紅書就已經在悄然布局買手電商,3月董潔在小紅書的首場直播賣出了5000萬的GMV,彼時外界紛紛以為小紅書押注的只是直播電商,作為較晚的入局者,小紅書並不被看好,而董潔一月一次的直播頻率帶動的GMV也有限。
之後章小蕙、張靜初等女星的加入再次引發外界的關注,但外界依然摸不透小紅書的布局。今年8月,小紅書宣布「買手時代已來」,也正式官宣了「買手電商」的打法。
為何要做買手電商?
小紅書COO柯南曾說:在小紅書,每天有將近300萬條「求連結、求購買」的相關內容在評論區發布,每天日活用戶里,有求購意圖的用戶數有近4000萬人。從這一數據,不難窺見小紅書的用戶潛力。
今年雙十一是小紅書買手電商的首次大考,相較於董潔、章小蕙此前5000萬GMV的戰績,此次GMV翻倍,同時一批中腰部買手博主也正在小紅書上生根發芽。
更為重要的是,小紅書此前曾多次嘗試電商閉環但始終未有成效,或許買手電商正是小紅書實現「種草-拔草」閉環的解法。
入局買手電商,小紅書的新解藥?
「真應了那句,董潔的直播間沒有五位數出不來。」有用戶在看完董潔的小紅書直播後感慨。
點開小紅書首頁發現頁下方的購物,小紅書的雙十一買買節的直播間預告就出現在頂欄,儘管每天直播的數量不算多,但從直播間主題來看,都很精細化,「梨形身材的精簡衣櫥」「買出有品位的家」「高端運動養生局」「必買100件好物」等名字直切主題。
相較今年全網都在喊的低價口號,小紅書各大買手直播間的定價屬實讓人嘆為觀止。1580元的打底褲、3069元的躺椅、915元的眼霜、9949元的外套等等,真如網友所說,沒有上萬的預算根本逛不起小紅書直播間。
為何小紅書放棄各大平台都在爭搶的低價市場,做起高端局?
這跟小紅書平台定位和用戶畫像有著很大的關係,小紅書以時尚、美妝、生活等領域為核心定位,這也導致平台用戶對於生活品質有著很高的追求,同時具有一定的消費力。有數據顯示,小紅書用戶人均月消費支出高達5000元,超過56%的用戶願為提升生活品質額外消費。
而種草也是小紅書多年來的一大特點,但小紅書苦於無法現實「種草-拔草」閉環久矣,作為國內最早的種草平台,小紅書早在2014年起便開始嘗試做電商業務,然而據公開消息,2020年,小紅書廣告業務收入約為6-8億美元,占總營收八成,而電商收入只約占二成。
收入模式單一,廣告業務和電商營收的占比嚴重失衡,小紅書的電商步履維艱。為了實現閉環,2021年8月小紅書開始切斷淘寶外鏈,儘管無法直接跳轉,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小紅書無法在站內直接為用戶提供一站式購物的渠道,用戶依然需要到外站購買。
但電商和直播電商的市場早已被淘、京、抖等平台攻下,穩坐頭部交椅,想要從他們手裡分一杯羹,對用戶體量不算大的小紅書來說並不容易。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小紅書的用戶數量已超過3.5億,主要面向高消費、都市白領、90後和00後的年輕群體,其中24歲以下年輕人占比達到58.3%,女性占比高達87%,線上購物力量強大的人群占比為51%。
可見小紅書用戶有著強大的消費潛力,而基於小紅書的用戶特性,為高客單價人群提供定製化、品質化的商品,成為小紅書當下的最優解。
鋪墊半年的小紅書買手電商,雙十一翻身了嗎?
從今年年初,小紅書就在為買手電商業務的展開做鋪墊,3月小紅書將直播業務獨立為一個部門,到了8月,小紅書再次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將其電商業務和直播業務進行了整合,組建成了新的交易部,成為與社區部、商業部平行的一級部門。
也就在這個時候,小紅書宣布了「買手電商」這一全新的電商模式。今年9月底,小紅書在「2023小紅書雙十一電商夥伴動員會」上表示,雙十一期間,小紅書將投入百億流量扶持和億級補貼,而此次的激勵和扶持也是主要面向商家和買手兩個方面,重點也在直播上。
也就是說,今年雙十一小紅書的重點會集中在買手直播電商上。從今年第一輪直播數據上看,小紅書的買手電商拿下了不錯的成績,此前直播GMV在5000+的頭部買手主播董潔和章小蕙此次紛紛破億,董潔直播間銷售額達到1.3億+,章小蕙1億+,還有二十多個買手破千萬。
在11月6日舉辦的雙十一媒體交流會上,小紅書公布了雙十一期間電商的新變化。數據顯示,截至11月3日,參與小紅書電商雙十一的商家數量是去年的3.7倍,日均購買用戶數是去年的3.8倍,品牌和買手撮合數增速同比增長370%,顯示出品牌與小紅書買手的合作意願在迅速提高。
除了董潔、章小蕙等頭部買手外,一批中腰部買手的數據也有了明顯的提升,時尚買手短頭花,單場帶貨成績超過3300萬;家居買手野柿子小姐,雙十一期間單場帶貨成績超1700萬,而在三個月前,她的單場數據僅有200萬。
相較於其他社交平台,小紅書的博文、視頻的種草模式,也讓博主往往有著較高的粉絲粘性,這也是一些博主粉絲量不高,卻擁有較高帶貨能力的原因。在雙十一期間,粉絲僅6萬的時尚買手Akikiyu,創造了1071萬元的單場帶貨成績。
跟其他平台橫向相比,這些數據並不能算好,不過對於小紅書來說,這是其電商業務的一大步,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能夠跟平台屬性相結合的電商模式。
不做中介做朋友,買手主播能做大做強嗎?
此前娛樂獨角獸曾觀察到,小紅書正在吸納中年女星入駐,如今,這一隊伍更加龐大,伊能靜、楊蓉、從央視離職的主持人劉芳菲等女星紛紛加入小紅書直播大軍。
過往明星直播帶貨,往往會引發頗多負面輿論,被評價low、沒底線、不務正業等等,但在小紅書直播帶貨的女星們反而收穫了很多了正面評價,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
從帶貨品類和定價來看,主打品質生活小紅書的客單價相對較高,由生活富足的女星們來推薦這些產品,更具說服力,跟其人設也更貼合。章小蕙使用179元的真絲髮圈、董潔穿一千多元的真絲睡衣,都跟其生活品質相符,也是向太帶貨9.9元商品翻車的原因。
從直播間氛圍來看,小紅書直播間的布置往往更加簡約。沒有電子背景板,堆滿產品的桌子,以董潔直播間為例,董潔的直播間更像是家裡房間的一角,落日透過窗戶投射在暖黃色的牆上,沙發、鮮花和鏡子就組成了一個直播間。
直播間裡主要是董潔一個人在講解、換裝展示,助播並非簡單地作為氣氛組重複主播的介紹,在鏡頭後以跟主播聊天的形式來補充商品信息,更像是遠方的朋友在分享生活好物。
伊能靜還會有很多觀點的輸出,比如強調女性在消費時悅己的觀點,以及分享大家時常忽略的卵巢健康的重要性。
不論是女星還是小紅書的買手,其人設定位都並非傳統主播那種作為消費者和商家的中介,而是把自己也放在消費者的位置,將自己使用過的生活好物分享出來,交流高更強,也因此更容易跟消費者就建立信任。
從雙十一表現來看,小紅書的確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但娛樂獨角獸注意到,目前平台入駐的品牌依舊有待提升,主要以小眾創業品牌為主,大牌的入駐率並不高。
更重要的是,消費下行的當下,用戶對於可客單價的購買力能夠持續多久?小紅書能否憑藉買手電商趟出自己的電商路,依舊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