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戲骨李立群的一頓餃子,竟讓南北方網友都犯難:誰見過這吃法?

2022-04-22     小丑哥哥侃娛樂

原標題:老戲骨李立群的一頓餃子,竟讓南北方網友都犯難:誰見過這吃法?

李立群這位老戲骨,在社交平台,

分享了居家隔離的日常。

誰也想不到,僅僅只是因為一頓餃子,

竟讓南北方網友都犯難:誰見過這吃法?

離開聚光燈的照射,

我看到了這位藝術家,最真實的一面。

李立群老師雖說是北方人,但是長期在外打拚,口味早已偏南方。

鹹魚肉末餡餃子,堪比豆漿搭配咖啡

,這是一種什麼味道?屬實刷新了我的認知。

「鹹魚」怎麼了?

提到餃子餡中的「鹹魚」,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鹹魚翻身」這個詞,用在李立群老師的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百家飯百種味道

,按照自己的口味而來,是每個人的習慣,粉絲們完全沒必要上綱上線。

只要不浪費食物,就是一種優良的傳統。

相比較這些生活中的細節,我更想和大家聊一聊,

李立群老師的勵志人生。

27歲出道,被稱之為娛樂圈中「最沒有原則的影帝」,這些年他經歷了什麼?

64歲還清債務的道路上,經受了多少風霜?

李立群老師出生在動亂的年代,父親是大陸河南人,早年的日子非常艱辛。

遮風擋雨的小屋,在當時那個年代,就是一種奢侈

如今想來,鹹魚這種口味比較重的食物,備受李老師的喜愛,也算是有了出處。

當年的日子有多窮?用李立群原話來講

「別人都是家徒四壁,我們家徒二壁」

,吃飯是最大的問題。

他就會以涼水充飢。

不難想像,風光無限的背後,李立群是多麼的不容易。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為了改變生活的現狀,他努力學習,只是為了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可以吃口飽飯。

最終憑藉自己的努力

,李立群考上了海員

,這在當時來講,無疑是找到了「鐵飯碗」。

但是他不是很滿意,作為校園中的文藝骨幹,很早之前李立群的心中,就種下了演員夢。

當時父母都不支持,

相比較風光無限的舞台,他們更希望李立群安穩

尤其是他的樣貌不出眾,想要混出個名堂,就像是痴人說夢。

李立群不信這個邪,都是兩個肩膀抗一個腦袋,人生不應該自己先放棄。

就這樣報考了演員培訓班,走上了從藝的道路。

雖然都是一些配角,但是李立群不氣餒,相信幸運女神的光,一定會照在自己的身上。

偶然的機會,

他邂逅了「瓊女郎」劉雪華的丈夫鄧育昆

,兩個人一見如故,合作了《卿須憐我我憐卿》。

精湛的演技釋放,

他成功一舉拿下了「影帝」

。還邂逅了賴聲川這位貴人,兩個人一拍即合創辦了「表演工作坊」。

珍惜當下的生活有什麼錯?

都說跨行如跨山,

一位演員躋身於幕後「導演」的位置

,不難想像等待他的是什麼。

雖然那段時間,奉獻了不少經典的作品,但是「快餐式」的輸出,很難保障質量,最終李立群選擇了退出。

這一次的創業經歷,

也讓他變得大膽起來

,不知道多年後的李立群,心中是否會後悔,做出這樣的決定。

當時退出「工作坊」後,他開始下海經商,本想實現人生的逆襲,奈何命運捉弄人,他背負上了巨額的債務。

債務的壓力下,李立群選擇了低頭,也是從那一天開始,他變成了沒有原則的人。

無論什麼樣的角色,只要給錢他就拍。

在巨額的債務面前,他沒有選擇餘地,如果重新再來一次,我相信李立群不會走上這條路。

出道44年,88部作品傍身

,不難想像在他漫長的青春里,承受著什麼樣的壓力。

平均一年兩部作品,這樣的輸出,堪比一線大咖。

最終在64歲的時候,李立群還清了所有的債務,成功上岸。

如今再來回看「鹹魚餡」餃子,相信粉絲們心中都有了一個答案。

這種曬乾以後被腌制的魚

,很多北方的人,第一感覺就是「咸」。

覺得韭菜、鹹魚,完全沒有交集的東西,竟然可以放在一起吃。

但是在我看來,

每個人喜歡一種味道,是腦海中的「記憶」。

鹹魚和韭菜放在一起,完全可以省去鹽,魚香和韭菜香味,放在一起不一定很難吃。

這道特殊的做法,應該對李立群老師有著別樣的含義。

從這個細節來看,

李立群依然是非常的簡樸

,雖然如今的他名利雙收。但是「不浪費糧食」,一直都是他多年來堅持的原則。

69歲的他,剛剛還清債務5年,人到晚年資源短缺,

珍惜當下的生活有什麼錯?

到了這般年紀,想要吃什麼,就應該吃什麼,南方的餃子也好,北方的餃子也好,都是一種文化,沒必要上綱上線。

永遠都不要去看不起很俗的人

,因為你沒有辦法想想,在他的過往中,經歷了一段什麼樣的歲月。

對於餃子這個命題,我不發表任何的意見,只能說各花入各眼,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道德綁架其他人。

這樣一份餃子,刷新了我的認知,並非是食材。而是李立群老師,風雨半生墨守成規的原則。

同樣的經歷,放在我們身上,好不容易靠岸,都會選擇揮霍,彌補早年間的欠缺,但是他沒有,一如既往地純樸。

結語

近些年來,明星的奢華,早已讓人眼花繚亂。

但是從,

非常接地氣,就像是鄰家老伯

曬出來的每一頓飯菜,隔著螢幕都可以感覺到加長。即便剩下了,也會留著下一頓吃。

試問一句,

多少年輕人,不吃剩菜剩飯?

我覺得從他的身上,看到了老百姓的羊毛,相比較德不配位的「老戲骨」,他簡直不要太真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7c7d7d8c334aeef2584c06f114db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