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匠人 | 碧仙·馬汗:用一針一線「繡」出美好生活

2023-12-04   博爾塔拉報

原標題:身邊·匠人 | 碧仙·馬汗:用一針一線「繡」出美好生活

已關注

關注

重播分享

關閉

觀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載

    正在加載

    退出全屏

    視頻加載失敗,請刷新頁面再試

    刷新

    視頻詳情

    初冬時節,走進博樂市阿熱勒托海牧場碧鑫商店,花氈子、花被子、繡花枕套等哈薩克族刺繡作品格外引人注目。有的作品繡著競相開放的花兒,猶如春天裡的草原,山花爛漫,萬紫千紅;有的則呈現了以牛角為元素的花紋,特色鮮明,展現著獨特的魅力。這些作品都是由該場托布里哈提村村民碧仙·馬汗所繡,她手指靈巧,多年如一日堅持發展刺繡技藝,用一針一線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更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

    碧仙縫紉刺繡產品

    以前,在廣袤的草原上,哈薩克族牧民當中總有幾名刺繡能手,可以縫製掛毯、花氈和家用茶袋、桌布、壺墊等小件,實用又好看,是放在氈房裡的靚麗裝飾品;所繡圖案與草原生活密切相關,有羊角牛角、日月星辰、花草樹木等,構圖多採用連環對稱形式,構思巧妙、繡藝精湛,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

    碧仙在布料上畫圖案

    碧仙回憶,她的外婆和母親是附近群眾熟知的刺繡能手。她們耐心勞作,精心縫製,耳濡目染對碧仙影響非常之深。

    從小,碧仙就勤快踏實又好學,在不斷觀察和嘗試後,她學會了刺繡手藝;上初中時,甚至還獨立完成了姑姑和姨姨等親戚出嫁所需的刺繡用品。

    碧仙在穿線

    2000年夏季,碧仙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想到家境困難,她做出了人生的一個艱難決定:放棄學業,幫助父母扛起生活重擔。她默默把錄取通知書藏在了箱底,把悲傷深藏心底。她說:「那時家裡很困難,我有3個妹妹,所以不想再增加家庭負擔。現在回想也挺後悔的,還好有刺繡這門手藝。」

    到了冬天,碧仙慌了!高中畢業後,除了幹家務,整天待在家裡,這不還是負擔嗎?她鼓足勇氣問父母要了1000元,買了一台二手縫紉機,在家縫製靠枕、被褥等布繡、氈繡賺錢。每逢集市,她就騎著三輪車將繡好的花氈拿去賣。她說:「我繡的花氈很暢銷,不斷有顧客預訂,刺繡生意慢慢紅火起來,從此我找到了一條增收致富路。」

    碧仙向婆婆學習刺繡技藝

    後來,碧仙成家並有了兩個孩子,有那麼幾年,她無暇顧及喜歡的事業。但是家裡沒有耕地,牲畜少,丈夫做牲畜生意所得的收益並不能滿足生活需要。為了增加收入,2015年,她走進阿熱勒托海牧場黨委尋求幫助,說出了自己的心聲。當時,場黨委正好在組織農牧區婦女前往昌吉木壘學習刺繡技藝,她利用近1個月的時間,學習了哈薩克族刺繡的技藝、多種花紋的畫法,和刺繡合作社的經營方式等內容。回到家後,她一邊反覆練習刺繡技術,一邊在家接單,結合客戶需求,在傳統花樣里錦上添花。

    碧仙拍攝刺繡產品發給客戶選購

    經過幾年的打拚,碧仙積攢了一點積蓄,但不足以創業。2017年,博州稅務局「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關注到她有一技之長,還勤奮,決定「扶上馬送一程」:幫她在場部租了一間200平方米的商鋪,依託項目資金提供了縫紉機、裝裱機等設備;全程指導她成立了「思美爾刺繡合作社」,代辦了相關手續;通過多種渠道宣傳,確保合作社可以正常運轉。

    碧仙在合作社展銷中心整理刺繡作品

    托布里哈提村黨支部書記肯尼斯江·斯蘭巴依說:「『思美爾』這個名字還是我起的,是『巧手』的意思。碧仙比較勤奮,所以事業發展得也不錯。」

    如今,42歲的碧仙經營著思美爾刺繡合作社和碧鑫商店,主要製作傳統刺繡裝飾品,訂單不僅遍布全州各地,還有來自昌吉、伊犁等地的訂單,每月收入5000餘元,其中成套製作的嫁妝所需的刺繡品最熱銷。今年以來,她已繡制了10多名新娘的嫁妝,每套售賣1萬元左右。

    顧客選購碧仙製作的刺繡產品

    以前,哈薩克族姑娘在出嫁前,會親手縫製枕套、被套等生活必需品上的刺繡。一針一線在她們手中穿梭,「繡出對新生活的期待。碧仙說:「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人都選擇私人訂製。我根據客戶需求,縫製布繡、氈繡,現在的刺繡作品大多是傳統文化和現代元素的結合。我的作品能夠進入新人家庭,很有意義,也很甜蜜。」

    碧仙的訂單越來越多,得益於技藝的提升和有效的「宣傳推廣」。近年來,博州文化館等部門單位組織傳承人赴湖北、貴州和疆內烏魯木齊市等地學習刺繡技藝的同時,組織文化能人參加博州舉辦的旅遊節等活動,搭建平台展示作品。另一方面,碧仙藉助微信、抖音等媒介,廣泛宣傳原創作品,接到了一筆筆訂單,還有拜師學藝的徒弟。近年來,她培養了20多個徒弟,已有4人自己開店。

    碧仙給徒弟傳授哈薩克族刺繡技藝

    古力努爾·莫開是個家庭主婦,今年跟著碧仙學習了刺繡技藝,她說:「為了增加收入,我經常打零工,到處跑。學習刺繡技藝後,我可以在家裡接訂單,既可以掙錢又方便照顧家庭。」

    時光荏苒,碧仙將哈薩克族刺繡文化不斷印刻在時間的齒輪上,用一針一線繡出美好生活。她的刺繡作品中滿溢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精緻又質樸;她的故事,充滿了各級黨員幹部的人民情懷,暖心又充滿正能量。

    文:庫來西、英可兒

    圖、視頻:於蘇甫·艾尼、楠登

    博爾塔拉融媒體中心出品

    監審:姜遠海 編審:歐登 編輯:彭瑞 責編:古麗孜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