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追求儀式感的女人,不要娶,是負累

2022-06-07     城東李公子

原標題:過於追求儀式感的女人,不要娶,是負累

01

《小王子》中說:

「儀式感,讓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讓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人人常常只活在辛苦與忙碌之中,特別是結婚以後,越發感到枯燥和平淡。所以偶爾一次的儀式感,很有必要,是對生活的一種調試,背後將收穫到感動、浪漫、驚喜、期盼和激情。

在感情中,這也對應著安全感、存在感、歸屬感的獲得,以及情緒價值的提供。

對某一個日子,某一個時刻,某一種行為賦予儀式感,並不表現於收到多麼昂貴的禮物。最高級的浪漫,浪漫於心而不在於形式。

直接帶給我們的好處,避免對生活和情感所發生的麻木,你能覺得自己是在充分享受生活的,也能通過儀式感真實感受到愛與被愛的細節和溫柔。

如果我們不能把儀式感看成一種有內涵的行為,它就很容易成為在情感中綁架對方的旗號。

要求儀式感,有時候真應該先想想,到底是因為精神上的需要而要求,還是因為內心的虛榮和私慾的需要而要求。

情人節的一束玫瑰,是精神上的需要,而是由於虛榮的比較而做出必須的要求。

如果是精神上的需要,你只是需要通過玫瑰表達出來的愛意和浪漫,但不會在乎有多少支數。反之當發生了虛榮的比較,那麼對儀式感就有了要求,且只能帶來短暫的心理上的滿足。

過生日的時候,你有沒有物質上的期望,還是可以滿足於伴侶親手為你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

生活中總有許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完全扭曲了儀式感原本的意義,變成合理索取的旗號。只要將儀式感與愛掛鉤,對方就不能不接受這樣的綁架。

02

儀式感,總是值得追求的,它能治癒內心,並使人對生活更有激情和期盼,從中調試出一片獨屬於自己的溫柔的、浪漫的、寧靜的天地。

但是過於追求儀式感,那便是不聰明的行為了。特別是婚姻大事,過於追求儀式感的女人,不要娶,是負累!

這樣的女人,總會給人一種感覺,好像活在童話世界裡醒不過來。

那必然會常常把童話中的理想帶進現實,由於她過於相信童話,而經常對現實生活抱著許多不切實際的幻想和期待。

有期待,就會有要求,當要求達不到,就會有情緒,憤怒、失望、沮喪、質疑、懊惱等等負面情緒。

當這些情緒變為生活的常態時,生活上的負擔,精神上的負擔,馬上就有了。

她也會有層出不窮的新花樣,向你要求,當你還必須要去應對的時候,只會使你越來越疲憊,長此以往,發生逃離的衝動。

每天換著花樣,想著花樣地向你提出各種要求。其實在她的這些要求中,看不到任何的甜蜜與浪漫,更多都是滿滿的矯情和做作。無論誰,都難以在情感和生活的雙重壓力下,堅持得太久。

即使你不用考慮生活,她的要求和情緒,也會令人感到疲憊。如果還要考慮生活,主要考慮生活,精神更會一點點受到殘殺。

婚姻,是人世間最現實的生活,不是只有浪漫就好了,只要有儀式感,就能完成婚姻生活的內容。相反的,浪漫只能是偶爾一次的點心,平凡和苦難才是它的常態,我們大多數人,總會在結婚以後,不得已地要將主要重心轉移到生活上。

這就意味著什麼呢?你沒辦法時刻以她為中心,並次次滿足她的要求,同時那些雞毛蒜皮的瑣碎,總要有人承擔。

所以如果你娶到一個過於追求儀式感的女人,那麼她很有可能,根本無法忍受日常生活的瑣碎和平淡,更不能面對夫妻生活的矛盾,成員關係的處理。

只因為她的眼裡只有浪漫和童話,或者只有耳鬢廝磨、琴瑟和鳴的婚姻生活。

03

儀式感,是平凡生活中偶爾一次的調味劑,不能將它定義為常態內容,這是沒有辦法做到的,也是不切實際的。婚姻生活,生活是基礎,家庭利益是根本,其次才能考慮到個人感受,如若不然,很難將其建設得更好。

每天都要去應對那些層出不窮的新花樣,想想都挺累的,關鍵她還是一個那麼理想化,活在童話里的人。

當現實不能與理想同行時,她也會在內心質疑自己的選擇,越發肯定你不是對的人。

她們相信童話,嚮往童話,卻沒有實打實過日子的態度與信念,意味著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

你們是夫妻,朝夕相處,總有激情褪去的時候,在外面,她也總會遇到更能給她帶來激情的人。儘管,那些激情和愉悅,都是由於只參與了彼此人生中的浪漫部分,而沒有現實生活部分的牽絆。

所以到頭來極有可能是悲劇一場。

無論誰,結婚之前,最好先搞清楚,婚姻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可以把儀式感當成偶爾一次的點心,這不會有錯的,如果把儀式感當飯吃,每天都要吃,這樣的婚姻沒有不失敗的。沒有誰可以滿足這樣的要求,除非是熱戀中的男女,只要走進婚姻,就換了一種生活的方式,也換了一種相處的方式。

真正的浪漫,不是由物質和矯情堆積起來的,千萬別做那個只知道追求儀式感的無知的感情巨嬰,找到一個平衡點,生活也好,感情也罷。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7063db0e99fe4bf433e3084ddfb60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