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在道觀禮神,雙手合十的姿勢是錯誤的!

2020-01-21     紫薇居士Crapemertle

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道教徒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忠實繼承者和捍衛者。道教服飾(大襟袍、褂)、髮飾(道髻)、禮儀(抱拳、拱手、作揖、叩拜)等無不顯現出鮮明的民族特色,道俗有別,禮節各異。下面淺談一下道教徒如何行禮:

拱手禮

俗稱「抱拳禮」,道教徒對道友、俗人相逢所行的常人禮,以示恭敬。口頌「慈悲、慈悲,無量壽福或福生無量天尊」。

作揖禮

以右手握拳,左手蓋於右拳上,下起膝,上齊眉,為一揖,不合十。與人相見,一手持物時,則出一手,屈食指(含一氣化三清之義)為禮,口稱無量觀。拱手為禮時,亦有作如是稱。作揖禮為道教徒對年長者、老修行所行常人禮,以示尊敬,較之拱手禮為敬。亦口頌「無量壽福或福生無量天尊」。

順便說一下,道門同修相逢,要先禮後言,行禮問好。切忌不禮即言,以免被人笑話瞧不起。如朝山拜廟、參學訪道,拜會教務組織(道協)負責人、宮觀負責人或老修行亦要躬身作揖或頂禮。

叩拜禮

為道教徒朝拜祖師、神仙、天尊所行的隆重禮儀,有一禮三叩、三禮九叩。平日敬神行禮為一禮三叩,逢朔(初一)望(十五)、祖師聖誕、齋醮道場等要行三禮九叩大禮。準則為腳踏「八」字、手按「十」字、懷中抱「一」(寓意老子81化)







事師禮

師父即父師也,要事師如父。三月不見師面,謀面當先叩拜頂禮(語曰:恩師或師父,弟子某某給您頂禮了!)然後再與師父話語。如今通訊設施先進,與師通話或師父打來電話,首先要問候師父(語曰:恩師或師父,弟子某某在這裡給您頂禮了!或師父好!弟子給您頂禮了!),然後再進行答話、求教或溝通,明禮也!師徒眾多相聚,弟子先要敬師,然後再按入門先後師兄弟一一見禮,切記也!合影照相,師父在場,弟子是要站在師之兩側或身後,切勿與師同坐,須知長幼有別。如果師父示意允許,遵命方可坐。用餐同桌時,切不可與師正面而對,再則有的弟子已經領取道教教職人員證書,授業收徒,甚至比師位高名大,更要在敬師方面做出表率,成為事師榜樣。弟子不能直呼師名諱,對外稱謂或介紹應為「上某下某某大師或某道長;或家師俗姓某,上某下某」。為師者要教育弟子明禮、懂禮,為徒者要達「禮」修持,光耀師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6cT-W8Bgx9BqZZIb_r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