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讀者被科幻小說裡面描繪的未來世界所吸引。不論是《三體》里氣勢恢宏的外星文明與地球對峙的場景,還是超俠小特工的卡通形象……各類科幻作品都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大門,不得不佩服於科幻作家們豐富的想像力。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自2016年開設《科幻空間站》欄目,面向青少年,以知名科幻名家為引領,牽手青少年科幻創作愛好者,激發青少年想像力,走入科幻創作的世界。至今已節選刊發了劉慈欣、王晉康、江波、何夕、吳岩等多位科幻名家作品70餘部;展示了山東、福建、雲南等各省多所中小學青少年的優秀科幻作品70餘篇,並邀請知名科幻作家為名家作品以及學生作品撰寫點評,倍受讀者熱愛。2021年,刊發的兩篇學生作品榮獲第十二屆華語科幻星雲獎。
許多讀者好奇科幻作家腦中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他們是如何進行科幻創作的?青少年進行科幻作品創作需要做哪些準備?
《知識就是力量》科幻名家談科幻系列內容,為青少年答疑解惑!本期跟知力君一起走進演播室,聽科幻小說作家談中國科幻的那些事兒!
青少年看科幻小說有哪些好處?
王晉康老師:科幻激發想像力
首先就是想像力,可以說想像力是人類最重要的能力。當時人類從樹上怎麼就想到走下來,怎麼想到用火,怎麼想到用工具,這都是可以想像力。而且人類的發展,是長時間線性以後有一個階躍,或者說到了起點,那麼我們認為就是這個,現在的科學發展,特別是人工智慧,已經使這個人類社會又到了一個階躍或者說起點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就特別需要想像力,科幻就是激發想像力的文學內容。
劉慈欣老師:科幻是橋樑
除了王老師剛才說的激發想像力的因素,我覺得從我們目前的這個教育體制來看,文理分科教育給其後人才的成長造成了一定的知識上的不平衡。而科幻恰恰是能夠連接文科和理科、連接社會人文和科學技術的一個文學體裁。我覺得科幻對消除文理分科造成的知識的不平衡以及打通目前中國教育體系中文科和理科之間的隔閡起到一定的作用。
超俠老師:科幻讓孩子們保持好奇心和童心
我覺得科幻可以讓孩子們一直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童心。他們看了這個科幻作品後,他們對世界更有那種探索的慾望。這樣的話,這些孩子們,可能將來熱愛寫作,也可能熱愛科學,有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也有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作家,或者是企業家,或者是各行各業的精英。因為他從小就接受了這種科幻思維的訓練,就是從現實的基礎上產生的創意和想像,所以他會成為一個具有創造力的人。
科幻作家必須學好數理化?
王晉康老師:科幻應該推崇理性思維
不一定的,我們作家中間文科出身的不少,而且有些文科出身的還能寫比較硬的那種科幻片,比如說陳楸帆。但是科幻應該推崇理性思維,理性思維能力要強一點,知識方面一定要廣博。知識不廣博的話只能寫軟科幻,硬科幻很難寫。
劉慈欣老師:科幻小說分很多派系,不一定需要科學知識
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在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可能是需要理工科出身,要有起碼的科學知識,但是現在不需要了。因為科幻小說發展到現在發展出很多派系,現在世界上占主流的已經不是以科學為背景的科幻小說。舉個例子,像世界科幻的最高獎雨果獎,連著三屆的科幻小說的最重量級的長篇小說獎,都是由一個黑人女作家獲得,她的小說中你看不到一點科學的影子。
現在大部分的科幻小說都是這樣的,和科學關係不大,反而像我跟王老師這樣,以科學為核心寫作科幻,反倒成了一種另類。所以說不用擔心文科出身、理科出身,因為現在的科幻已經不需要科學。雖然我不喜歡這樣,但現在確實是這樣發展,沒有辦法,這樣發展可能有他的理由。
超俠老師:科學知識要紮實,幻想方面則可以天馬行空
不管寫什麼,知識面要豐富。寫到科學知識時要紮實,不能出錯。幻想方面,你可以天馬行空,寫到科技時別讓人挑出一些邏輯上的毛病。
腦洞大開:未來世界什麼樣?
王晉康老師:50年內人工智慧影響更大
我經常說,人的邏輯推理是有限的,不能夠無限推理。所以我們現在最多只能預測階躍之前的東西,理論上來講階躍之後的東西是預測不到的。大概50年內,人工智慧應該是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有可能造成主動意識。
劉慈欣老師:最好的時代 or 最糟的時代
我提兩個畫面,一個是好的,一個是糟的。最好的一個畫面,我們抬頭看看天空,都是大大小小的太空城。最噩夢的、最可怕的一個畫面就是,整個地球表面恢復了工業時代之前的植被,動物在自由的玩耍,鳥兒在自由的飛翔,一個人也看不到。最糟的一個畫面,在某一個地方、某一個地窖里有一台超級計算機,計算機裡面生活著100億人,都是以這個軟體形式在裡面生活著。
超俠老師:虛擬真實難分辨
我感覺在不遠的將來,虛擬技術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高度,所有人都足不出戶的在家裡面感受整個世界,可能也很難去區分真實與虛擬的世界,到一定程度上就都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這樣的話可能就會創造出無限的世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是主宰,是最快樂的、最爽的。虛擬現實技術最終會毀滅人類還是會讓人類升級,現在還說不定,但是我覺得他會越來越真實,越來越難以區分。
寄語未來
王晉康老師:科幻永遠年輕。
劉慈欣老師: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幻會越來越多的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超俠老師:科幻就是未來,未來就是科幻,而現在已經越來越科幻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6b3295e3059757f7950148b63f7cc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