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者視角:被「光粒」擊中的那一瞬間

2022-09-28   星空天文

原標題:第三者視角:被「光粒」擊中的那一瞬間

塵滿天。

「莉西婭」在「迪莫波斯」(右上方)遭撞擊後拍攝的照片。左下是它的主星「迪迪莫斯」。NASA / ASI

「莉西婭」在「迪莫波斯」(右上方)遭撞擊後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它已被一團明亮的碎片雲籠罩。左下是它的主星「迪迪莫斯」。NASA / ASI

「莉西婭」在「迪莫波斯」(上方)遭撞擊後不久拍攝的照片。下方是它的主星「迪迪莫斯」。NASA / ASI

昨天,太陽系的一顆星體被「光粒」擊中。「光粒」來自地球,名叫「飛鏢(DART)」。人類想要免遭天體碰撞的威脅,於是想要擁有改變天體運行的能力。這種嘗試是空前的,古代人絕對想像不到。

「飛鏢」探測器擊中的,是小行星「迪迪莫斯」的衛星「迪莫波斯」。

要想以2.3萬公里的時速擊中距離我們1100萬公里、直徑只有170米的「迪莫波斯」,難度比飛鏢擊中靶心要高得多。

「飛鏢」視角的撞擊過程。NASA

按照科學家的設想,「迪莫波斯」的軌道速度會因為「飛鏢」的這一擊而降低,其公轉周期和軌道半徑也會因此縮短和變小。但實際效果如何,目前還不得而知。詳細情況可能要再過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才公之於眾。

不過這一擊果然舉世矚目,圍觀者甚眾。包括哈勃、韋布等在內的諸多大型望遠鏡全程監控,搜集數據。

「飛鏢」有一顆義大利製造的伴飛小衛星,名叫「莉西婭(LICIACube)」。「莉西婭」在撞擊發生之前,就已經退到了1000公里開外。它的職責是對撞擊過程進行跟蹤和拍攝。

「莉西婭」拍攝的首批照片在撞擊發生後三小時傳回了地面。

「莉西婭」拍攝的這些質量並不太高的照片顯示,「迪莫波斯」在遭到撞擊後被一團明亮的碎片霧所籠罩。這使得「迪莫波斯」的亮度大增。

而在ATLAS小行星監測系統拍攝的視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迪迪莫斯」小行星系統被擊中後亮度陡增數個量級,隨後在其行進的前方,出現了一大團逐漸擴散並最後消失的霧。

在ATLAS小行星監測系統拍攝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迪迪莫斯」小行星系統被擊中後亮度陡增數個量級,隨後在其行進的前方,出現了一大團逐漸擴散並最後消失的霧。ATLAS

「莉西婭」在「飛鏢」的撞擊任務完成後,近距離飛掠了「迪莫波斯」,並對新出現的撞擊坑,以及小行星與之相對的另一面進行了拍攝。這些照片目前尚未傳回。

研究人員正在等待來自「莉西婭」及其他望遠鏡的更多數據。人們最希望了解的是,「迪莫波斯」在被「飛鏢」擊中之後,其軌道參數究竟有沒有發生變化?以及發生了什麼樣和多大的變化?這個數據才是試驗是否成功的關鍵。但目前我們似乎還不會那麼快就知道。

理論上「飛鏢」的撞擊,只會改變「迪莫波斯」作為一顆衛星,繞行「迪迪莫斯」的方式,且改變的幅度很小。對「迪迪莫斯」整體環繞太陽的運行不會有影響。所以理論上「迪迪莫斯」也不會因為這一擊而對地球構成威脅。

「飛鏢」任務是人類基於擔心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大規模災難而進行的一個試驗,其目的不但是為了檢驗使用當前技術偏轉小行星的能力,或許也是為了樹立一種信心。

參考

Behold the 1st images of DART's wild asteroid crash

https://www.space.com/dart-asteroid-crash-first-photos-liciacube

星空天文「星球」系列筆記本,由星空天文創始人老孫親自設計開發。筆記本以太陽系11個主要成員:太陽、水星、金星、地球、月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為主題,精心設計分批推出。首批兩款:月球和土星已發售。點擊上方小程序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