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太矮油膩卻演活暴發戶,《心居》里的張頌文讓多少男演員臉紅

2022-04-04     美人豐盛

原標題:被罵太矮油膩卻演活暴發戶,《心居》里的張頌文讓多少男演員臉紅

《心居》追到現在,最喜歡的角色、演員,是展翔、張頌文。

前幾集,張頌文因形象被網友瘋狂吐槽:沒有男主了嗎?一股銅臭味兒;太滑頭了、太矮了、太油膩……

我也納悶:張頌文對形象疏於管理了?怎麼形象這麼難以描述?為啥要接這個角色,難道為演男主「晚節不保」了?

直到看到他路遇馮曉琴,像條帶魚一樣斜倚欄杆、指手畫腳,我才頓悟:「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的不是張頌文,是展翔。

想當年,「風雨雲」中的張頌文,雖個子不高,卻何等「一身浩然正氣」(道貌岸然)。

一群男人當中,他的穩重與端厚呼之欲出。

演「曹志遠」時則官威赫赫……

哪像「展翔」這般俗氣?浮誇的大尖領襯衫、眼珠子動不動嘰里咕嚕亂轉;

請女神同事吃飯拍桌大笑、炫耀房產;

高空墜物險砸嬰兒車,蹲著「挨訓」,還不忘拿根塑料帶子逗孩子……

這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僥倖逃脫社會毒打」的暴發戶嗎?!

活該和女神老爸住鄰居那麼多年,卻看不上他。這動不動就得意忘形、流里流氣的樣子……試問哪個「老丈人」能相中?

展翔的「里子」:張頌文演出「三層」

不管「千年備胎」展翔怎麼對顧清俞好、多麼讓你心疼,你仍然不會認為他們有「CP感」。

因為一打眼兒顧清俞就是精英、白富美,而展翔一看就是暴發戶、「混子出身」。

年過40,一個人的氣質會出賣他不為人知的「里子」。展翔的第一層「里子」,就是「小江湖、命好」。

展翔高中畢業十七歲便來上海混江湖,看好了房地產市場,貸款買了一套房,然後再「借雞生蛋」以租養貸,在方圓三公里內買了三個檔次的10套房源。此後,有房動遷、有房暴漲,於是,一個打個膈都是銅臭味的「暴發戶」誕生了……

20多年來,展翔的腦子大多用在如何買房、租房上,沒時間、空間進行知識積累,所以「江湖氣」洗不掉。

展翔的第二層「里子」,是智商高、頭腦好。

一個外地人,17歲就有魄力在上海貸款,說明他的投資嗅覺一等一地好,不比顧清俞差。

顧清俞在投資工作上不驕不躁:大客戶捨得介紹給同行、小客戶能耐心培養五六年。展翔也是「捨得了孩子套得了狼」,若非「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哪輪得到他變「暴發戶」?

展翔的第三層里子,是他的失意。

展翔雖然有錢、享受著有錢,但他當下的追求卻不是「錢」。

都說一個人追求什麼,在於他認為自己欠缺什麼。

展翔之所以把顧清俞看作女神,是因為他自認缺少學識修養、對社會缺少價值。

在投行擔任重要職務的顧清俞,是他特別想成為的那種「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展翔送顧清俞生日賀卡,沒輕沒重地抄了一首葉芝的《當你老了》;

到機場接機,把「Sandra」寫成「Sandry」;平時又要補習英語又學鋼琴……

終於開始談戀愛了,展翔還要站在顧清俞身後感嘆:「多苗條、多文雅!」

所以展翔看到施源後,有點慌。

施源身上,有與顧清俞相似的氣質。

原著里,施源是個祖上發達過的落魄貴公子,雖然當下有點窘迫,但兒時受過的教育和環境氛圍,讓他的長相氣質有種「說不出的妥帖」,「像野草中的一束蘭花」。就連性格也像古代落魄書生——自尊比命貴、人窮志不短。

與施源一比,展翔就是那個「人富志短」的!以至於給「心目中的老丈人」家幫個忙,都禁不住手舞足蹈。

從上述這些層面體會張頒文演的展翔,你還會說他油膩嗎?

張頌文兩次讓「暴發戶」發光

「角色」油膩,跟「演得油膩」是兩碼事。

與那些把演戲當「真人秀」的男演員相比,張頌文要的是「為角色服務」,所以必須把個人魅力收起來,把本來或穩重或文藝的氣質收起來,展示他粗俗、油膩、銅臭味兒的一面……

這就是為啥一開頭,張頌文給觀眾留下「形象差」的印象。

按照張頌文自己對展翔的理解,只要披著展翔的外殼,他就必須「俗」而卑微:

以見或不見顧清俞為分界線——

不跟顧清俞見面時,他的衣著和體態更隨便(要房租的時候縮脖端腔的體態,簡直了);

和顧清俞在一起時:要麼毫無尊嚴地被女神命令、要麼被女神一句話刺激哭了、要麼帶著暗傷做護花使者……

簡直是「中年傷痛文學男主——《那一場永遠實現不了「階層跨越」的愛情》!

喜歡張頌文,不只因為他演出了展翔的「皮下暗三層」「豪富下的卑微」,還因為他微妙地帶動了觀眾的情緒,讓展翔「發了光」。

張頌文曾有兩次讓展翔這個「暴發戶」發光。

第一次,「包租公」的「心軟」

展翔的房租一年沒收上來,說實話,我沒有同情過他——人家在你房裡生了三個娃,卻拖欠一年房租不交,你是不是不太懦弱了?

直到郭強真的要搬家,才明白展翔那不是懦弱。

郭強一句「要回老家」,展翔瞬間心軟,給他們想了「飯轍」:讓郭強老婆到自己的養老院當護工,讓郭強考個營養師證後上崗。

「授人以魚」容易,「授人以漁」難。你必須有能力站在對方的角度猜度對方的心意,並有能量給出對方「根本解決方案」。展翔就是這麼乾的,他甚至把他們一生的職業規劃都想明白了,這回不僅管了住,還管了工作……

這般「以德報怨」,這是君子版「包租公」麼?

第二次,給施源介紹工作。

劇中有兩個情節,巧妙對比了施源和展翔誰對清俞的愛更深、更真。

施源拒絕了顧清俞後,又約她吃飯,顧清俞找展翔給自己「壯膽」。

施源本已感覺錯失良機,此時再見展翔這個「千年備胎」,占有欲爆棚,在未進行求婚準備的情況下,草草向顧清俞求了婚。

欲擒故縱、患得患失,施源再愛顧清俞,這個做法,多多少少也玩了點心機。

而展翔呢?

顧清俞結婚後,消息靈通的他聽說了施源條件差。

一般男人可能會暗中僥倖一下,或趁機向女神「秀一下肌肉」,但展翔沒有,反而把施源介紹給史老闆當英語老師,解決他的後顧之憂,全了顧清俞的面子。

展翔說過:如果她和他在一起覺得很幸福、很快樂,那我希望他們一輩子在一起。

這種人愛得太狠:為愛的人付出還不夠,還要幫情敵!這種人愛得太純:捨不得用一點心機去玷污愛情。

對展翔來說,清俞是精神寄託,但馮曉琴卻是「生活方式」

展翔最讓我刮目相看的地方,還是他能看到、珍惜馮曉琴的優秀。

展翔對馮曉琴的感情也有微妙的三層:

一層是外鄉人對外鄉人的幫助,這純粹是本性慈悲;

第二層是對打拚者和合伙人的敬佩;

第三層是與馮曉琴心意相通,互為彼岸;

馮曉琴野心勃勃、主觀強勢、步步為營,在整個顧家,除了顧磊沒有一個人喜歡她,更沒有人一個願意幫她。

大姑姐願意匿名送50萬給婆婆,也不願意借給弟弟100萬買房,就是她不信任弟媳馮曉琴的人品。

但是展翔義無反顧地幫了她:為他介紹了靠譜的老公顧磊、同意借給她100萬買房、願意幫她妹妹找一份體面的工作……

這不僅說明了展翔的善良,還說明在展翔心裡不存在「三六九等」,他沒有把人分成上海人、非上海人;白領、非白領;有錢人、窮人;有房的人、沒房的人……暴富沒有讓他「為富不仁」。

展翔和馮曉琴合夥創業後,曉琴的思考、勤奮、勇氣、天賦都讓展翔刮目相看。

他對自己的合作夥伴「惺惺相惜」,這讓馮曉琴第一次在一個男人、一個「上海人」面前擁了價值和尊嚴。

馮曉琴總是用「怪不得阿姐看不上你」來刺激展翔,用「想給展翔圓夢」的理由來激勵他。

實際上,卻是展翔圓了馮曉琴的夢——從曉琴開始管理養老院那天起,她就成為了一名職業女性,而不再是顧家的保姆,不再是一個「被人質疑身份」的外鄉女人。

因為展翔給了她這層「職業身份」,她真的在上海紮下了根。

有人說,馮曉琴沒學歷沒資產,展翔僅憑著一份信任,就能把投資上千萬的養老院交到她手中?

只能說展翔慧眼識珠了,展翔甚至是全劇最認同馮曉琴的人。

那展翔為何那麼認同馮曉琴?

因為他們才是互為歸宿的人——一見顧清俞,展翔就失去自我,只有見了馮曉琴,他才自在而洒脫。

養老院著火,馮曉琴衝進火中救人,讓展翔意識到自己對馮曉琴已經有了感情。

他自認為是「親情」,但馮曉琴拒絕小丁後,他的驚訝與歡欣,卻暴露了他的真實心意。

(張頌文在一些表演細節上,一點一點釋放了展翔的內心)

如果說,顧清俞的存在,讓展翔看到什麼叫「做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那麼馮曉琴則教會他「如何實現自我價值」。

清俞是精神寄託,但馮曉琴卻可以成為生活方式——他對愛情的理想、人生追求,只有在馮曉琴這裡才能達到高度統一的。

當展翔的生活方式從原來的「浮士德」(暗戀清俞),變成有喜怒哀樂的「小日子」(與馮曉琴),展翔其實也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歸宿——從外地「暴發戶」的身份中解脫出來,成為一個紮根在這裡的「新上海人」。

正因為張頌文沒有「男主」包袱,把展翔演出了如此豐富之層次,所以觀眾才能理解,曉琴為啥愛上了展翔。

也因為海清老師把曉琴演得接地氣,所以觀眾才能共情「張頌文和馮曉琴才是人生同路人」。

他們倆生活在一起,也許是「萬有引力」在發揮作用,哈哈。

正如馮曉琴所說:什麼叫「好日子呀」?開心才叫好日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656d98f1ca80599c9e615a33e4bdf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