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夜話 | 想擁有和睦的家庭,遠離這3種行為

2024-10-16     搜狐號政務

家庭和睦,是許多人的願望。但現實是,很多時候往往事與願違:

幾塊錢的碗摔碎了,買的菜不夠新鮮,鞋子沒有放在正確的位置,煮飯時水放多了。

明明都是非常小的事情,一旦被挑起刺來,最終會以「不歡而散」收場。

身處內耗的家庭,我們每天都活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就觸犯了家中「天條」。

我們學會了察言觀色,習慣了隱藏真實的自我,用一層又一層的偽裝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而要想擁有和睦的家庭,那麼有3種方向相反的行為,不管是你還是家裡人,都別再做了。

無緣無故就差評

只打擊不鼓勵

家庭相處中最怕的是什麼?

有人說,是差評。許多家長都期望孩子成龍成鳳,恨不得「揠苗助長」。

但越是心急越容易壞事,不經意間,就做了家庭差評師。

大多數父母會認為,時常壓一壓孩子是為孩子好。但他們沒有發現,越是這樣,孩子長大後,越是害怕表達。

看到過一句直戳心窩的話:「放過自己是豁達,放過別人是寬容。」

如果把家比作花園,那麼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好似一名園丁,以愛之名,將其供養。

遇事不打擊,凡事不差評,是供養家庭關係最好的好方式。

遇到問題就揭短

一有分歧就爭吵

俗話說:「人前不揭短,人後不責過」。懂得換位思考,感同身受,最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

很多時候,原本三兩句就能解決的事情,一旦上了高度,就猶如導火索,一觸即發。

我們常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一遇問題就揭短,不亞於往別人的傷口上撒鹽。

生活應該是一個逐漸包容、相互諒解的過程。我認可你,你認可我。活得寬容,才容易獲得開心。

家人之間最是親密,我們知道對方的痛點在哪裡,知道什麼是對方最在意的東西。

我們唯有以寬容的心態對待家人,以溫和的形式處理家庭的矛盾,我們的家才會笑聲不斷,歡樂不停。

整天把「沒錢」掛嘴邊

傳播垃圾情緒

如果不想窮,就別把窮掛在嘴邊。

如果告訴孩子家裡「沒錢」,我們沒有別人好,其實是一種貧窮感的灌輸。它會讓孩子產生心理上的匱乏感。

為人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將貧窮的陰霾籠罩在孩子的天空。

有時候,不經意間的哭窮,不僅給家人帶來沉重負擔,還會給家人帶來無形的壓力。

正如《談歷史與人生》中所寫:「窮歸窮,絕不愁,如果又窮又愁,這就划不來,變成窮愁潦倒就冤得很。」

一個積極且充滿正能量的家庭,絕不會整日把「沒錢」掛嘴上。

物質窮養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窮養。

我們通常不知不覺地落入「雞毛蒜皮」的陷阱之中,導致精力被一點一滴地侵蝕掉。千萬不要讓「並非那麼重要的」陷阱吞噬掉你在家時的精力。

嚴重消耗精氣神的家庭,無時無刻不在內耗著每一個家庭成員。

內耗是潛移默化的,卻能切切實實影響人的一生。

生活不需要太多複雜的調料,簡單、真誠、互相尊重和理解,這就是最長久的幸福。

願所有家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攜手向前,日子才能過得和睦美滿,蒸蒸日上。

來源/讀者

圖片/攝圖網

編輯/廖芸卿

審簽/明芳

監製/喬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59dad27441a5f1a79bf68fea3df07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