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證消費電子主題指數上漲,寒武紀、瀾起科技、華工科技、芯原股份跟漲。消費電子ETF(561600.SH)早盤拉升一度漲近1%。
蘋果的頭盔,M2的混合現實頭盔,發售期提前到2024年就明年的1月份,所以今天這個是最重要的一個市場熱點。MR方向也是這兩天比較強勢,這兩天指數有下跌,但MR方向沒怎麼跌。說明蘋果Vision Pro沒發售,市場就有預期了。
而且市場對蘋果這款產品的預期還不低,這個MR首批備貨40萬台左右,2024年的銷量目標是100萬台,第三年達到1000萬台。
MR火帶動了產業鏈上的個股,目前蘋果Vision Pro在中國內地供應鏈的比例在一般差不多,蘋果MR產品在國內的供應鏈企業主要包括長盈精密、博眾精工、藍思科技、立訊精密等。其中長盈精密主要為蘋果MR產品提供大件結構件,再比如博眾精工第一代MR組裝線主要做鏡片及整機的組裝,目前已交付。博眾精工參與的蘋果MR第二代線正在打樣當中,差不多是2024年年初會有階段性結果。
長盈精密、博眾精工這兩家也是比較有經驗的蘋果供應商了,另外,還有藍思科技,蘋果的MR頭顯前蓋玻璃屏、攝像頭防護屏和光學透鏡膜是由藍思科技研發生產。
前幾年是VR、AR比較火,但MR不一樣,MR更先進一些,
VR是用頭戴式顯示器等設備將用戶完全包裹在虛擬世界中,通過高度沉浸式形式與現實世界隔絕。
AR是最先進的,用攝像頭等設備將虛擬元素疊加在現實場景中,讓用戶感覺到現實場景中出現了額外的虛擬元素,增強了用戶對現實場景的感知和理解。混MR也不錯,把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相結合,利用頭戴式顯示器等設備將虛擬元素與現實世界融合在一起,讓用戶感覺到虛擬元素與現實場景在同一空間中並存。
大家可以把MR看成VR設備的延伸形態,又可作為AR前的過渡產品,輕薄、高效交互是產品設計的核心原則。
消費電子大方向產業邏輯
消費電子也可以看華為產業鏈,前一陣華為手機衝擊市場,都沒想到華為手機能那麼受歡迎,帶動了一波消費電子,算是衝擊一下國內的整個手機產業。
之後技術越來越先進,大家更重視手機智能化,或者說重視手機里的AI系統,現在已經有幾家手機廠商開始做這些
開始加人工智慧系統,或者放人工智慧大模型。這樣比APP版本或者網頁版更先進,如果把文心一言,通義千問這些嵌入到手機當中的所有的系統的底層,消費者直接就可以使用。這就又是一個進步了。
現在國內消費電子也是以華為這些為代表的硬體的全面升級,疊加智能產業鏈智能化方向,是消費電子未來的大方向,無論是蘋果的MR,還是華為的電子鏈,方向很確定,一些產業鏈廠商收益仍在。
比如從凈利潤來看,工業富聯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34.85億元,同比增長14.32%。此外,立訊精密、傳音控股、華勤技術、領益智造、藍思科技、TCL科技、環旭電子、安可創新、視源股份、京東方A等廠商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超10億元。蘋果產業鏈的藍思科技,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也實現較大增幅。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16.49億元,同比增長117.23億元。值得一提的是,藍思科技第三季度延續逐季增長態勢,單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6.31億元,環比增長31.85%;凈利潤10.95億元,環比增長123.47%。
大消費電子方向現在比較火的是華為,大家都比較期待華為在整個消費電子上的一些產業的突破,另外AI技術會我們消費電子產業上的加持和突破,比如用在手機、電腦,甚至是智能化汽車,這些也是大家比較期待的。這類方向屬於消費電子上中下游的產業鏈的變革機會,相信也是明年後年產業比較看重的一個點。
前幾天我們說汽車產業鏈,現在是消費電子產業鏈。這兩個產業鏈背後有比較確定的投資機會的,支撐它們的也不僅僅是蘋果產業鏈華為產業鏈,還有整個技術疊代更新,還是有非常重要的產業邏輯在。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