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最長跨海大橋正式通車
經過4個多月的試運營,近日,漳州境內里程最長的跨海大橋——漳江灣特大橋實現正式通車。
漳江灣特大橋及連接線工程是漳州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漳州沿海大通道關鍵性工程之一,項目起於漳浦縣沙西鎮埔里村,繞過漳江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跨越漳江出海口,終於雲霄縣東廈鎮蛟洋村,路線全長6.309km。其中漳江灣特大橋全長3.554km,按一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設計速度80km/小時,路基寬度32m,雙向6車道,瀝青混凝土路面,總投資約11.35億元,於2016年4月開工,2019年5月完成主體工程,並於5月1日進行試運營,近日正式通車。
漳江灣特大橋建成後,貫通漳州沿海大通道漳浦段和雲霄段,將漳州港、後石、東山、詔安及雲霄等港區連接起來,僅雲霄臨港工業集中區與古雷港距離就縮短了23公里,雲霄東廈鎮和漳浦沙西鎮之間的車程由原來的40分鐘縮短至8分鐘,改善了沿線漳州港、古雷港、東山港等的連接及群眾交通出行條件。(來源:央廣網)
官渡黃河大橋預計16日試通車
備受關注的官渡黃河大橋預計於10月16日試通車。目前,大橋主體工程已完工,像大橋路面瀝青鋪裝、大橋伸縮縫處理、路燈安裝、劃設分道線等收尾工程基本結束。官渡黃河大橋預計10月16日具備通車條件。
據介紹,官渡黃河大橋是G107線改線的咽喉工程。該工程起於新鄉市原陽縣陽阿鄉,止於鄭州市中牟縣萬灘鎮,路線全長31.775公里,總投資39.1億元。大橋全長7377米,雙向8車道設置,主橋上部結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主跨跨徑為125米,採用掛籃懸臂澆築工藝進行施工。大橋採用一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時速100公里,雙向8車道,大橋接線段採用雙向6車道。
官渡黃河大橋是G107線新鄉境東移改線工程建設方案總體規劃的一部分。G107線是縱貫我國陸路腹地,溝通華北與華南的一條運輸大通道。屆時,官渡黃河大橋將與桃花峪黃河大橋、鄭州黃河公路大橋、鄭新黃河大橋等大橋共同跨越黃河天塹,形成溝通黃河兩岸交通的又一重要通道。
據了解,建成後的官渡黃河大橋共分主橋和引橋兩個部分,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00年。(來源:大河報)
福建霞浦東安島海防大橋正式通車
10月12日,福建省第一座由村民集資的跨海大橋——東安島海防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島民們也告別了渡船出島的歷史。
東安島海防大橋是一座跨海大橋,起點位於西安村,跨過關門江水道和龜嶼島到達東安島後與東安村道路連接,全長721米,寬9米,凈空高度19.3米,總投資5600萬元,其中2000多萬元由當地村民自籌。
霞浦縣溪南鎮東安島,位於官井洋、東吾洋交界處,周邊群山環抱,港灣形似葫蘆,地理環境非常適宜發展海上養殖業,此地也因獨特的自然風光被譽為中國最美漁村。由於東南沿海颱風季長,只要颱風一到,村民就無法出村。沒有橋,導致交通運輸成本高,島上的物價高。不僅如此,還嚴重影響島上的孩子的教育、村民醫療等民生髮展。
為了擺脫窘境,2014年12月18日,東安村召開村民大會討論建橋,最終決定按照完全自願的原則捐款建橋。從2014年底起,眾籌資金2000多萬元,並積極爭取上級補助,最終於2019年8月22日竣工建成大橋。(來源:福建日報)
中老昆萬鐵路上龍茵特大橋連續梁合龍
10月10日,中老昆(明)萬(象)鐵路玉溪至磨憨段上龍茵特大橋連續梁順利合龍,工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上龍茵特大橋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境內,大橋全長660.55米,共設置20個墩台,橋跨結構採用簡支T梁與連續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架設。大橋所處地段施工條件較為複雜,需橫跨小磨高速公路、213國道及鄉村公路,總長128米的連續梁正好處在這3條公路正上方,是整座大橋建設的關鍵和難點所在。
自2017年12月開工以來,滇南鐵路建設指揮部組織施工單位投入大量人力及先進機械設備,加強施工工序銜接和現場安全卡控,有序推進大橋建設。
正在建設中的中老昆萬鐵路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首條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全線採用中國技術標準、使用中國設備並與中國鐵路網直接聯通的國際鐵路,線路全長1000多公里。建成通車後,雲南省昆明市至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僅需3小時左右時間,至寮國萬象有望實現夕發朝至。(來源:雲南網)
黑山莫拉契查(Moracica)特大橋全橋順利合龍
10月10日晚10點10分,黑山南北高速項目一標段莫拉契查(Moracica)特大橋工程現場鞭炮聲聲,歷經46個月艱苦奮戰,黑山南北高速項目最大構築物--莫拉契查(Moracica)特大橋順利實現全橋合龍。
莫拉契查(Moracica)特大橋於2016年5月9日開始基坑施工,2018年5月全部轉入上部結構標準節段施工。莫拉契查(Moracica)特大橋為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項目的最大構築物,也是全線技術難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該特大橋為(95+170+3×190+125 =960)米連續剛構橋,大跨徑、高墩身、風疾地險,橫跨E80國道及當地母親河。其最高墩身為168米,全橋鋼筋總用量1.5萬噸,混凝土用量9.8萬方。規模在同類型橋樑中居於巴爾幹第一、歐洲第七,具有較大的品牌影響力。
莫拉契查特大橋的順利合龍,標誌著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項目取得決定性突破,再次有力的證明了中國的建橋實力。隨著黑山南北高速公路建設的穩步推進,將加快黑山對外互聯互通和經濟發展的步伐,也將成為中東歐地區尤其是塞爾維亞的主要出海通道,為區域一體化和共同繁榮奠定堅實的基礎。(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