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08時至22日14時累計降雨量實況圖。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譚蘇昕 通訊員 林城 長沙報道
「又下雨了!盼一個天晴!」這已成為近期眾多湖南人的共同心聲。
監測顯示,6月21日晚開始,湘北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截至22日14時,累計雨量最大為沅陵五強溪鎮429.1毫米,沅陵、桃源、岳陽雲溪區3縣(市、區)4鄉(鎮)超過300毫米。
預計未來一周湘北湘中有持續性暴雨到大暴雨,強降雨落區重疊、極端性強、致災風險高。
此輪降水過程有何特點?夜間降水為何多發?如何應對這波暴雨?後期天氣趨勢預測?氣象專家進行解答。
6月21日以來,湖南雨情如何?
6月21日晚開始,湘北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截至22日14時,累計雨量最大為沅陵五強溪鎮429.1毫米,沅陵、桃源、岳陽雲溪區3縣(市、區)4鄉(鎮)超過300毫米,懷化、常德、岳陽3市(州)7縣(市、區)21鄉(鎮)超過200毫米,常德、懷化、岳陽、湘西州、張家界、益陽6市(州)23縣(市、區)117鄉(鎮)超過100毫米;小時雨強最大為慈利南山坪鄉111.2毫米。
其中,6月21日08時至22日08時,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夷望溪鎮24小時降水量達到了380.9毫米,刷新當地降水歷史極值,位居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湖南歷史第4高位。
6月22日14時至6月29日08時累計降雨量預報圖。
6月22日,常德桃源降水刷新當地歷史極值,桃源天氣緣何如此極端?
監測顯示,21日08時至22日08時,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夷望溪鎮24小時降水量達到了380.9毫米。
「380.9毫米量級的降水,已經刷新了當地降水歷史極值,位居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湖南歷史第4高位。」湖南省氣候中心監測科黎燚隆介紹,380.9毫米量級的降水,僅次於永定區的455.5毫米(2003年7月8日19時至9日19時)、桃江縣的407.2毫米(2016年7月3日15時至7月4日15時)和漵浦縣舒溶溪鄉391.6毫米(2022年6月19日03至20日03時)。
那麼,為何短時間內桃源降水來得如此猛烈?
對此,湖南省氣象台國家級首席預報員劉紅武解釋,常德市桃源縣夷望溪鎮的極端降水主要還是受到「列車效應」的作用影響。「通俗來講,『列車效應』就好比人站在一節節經過的列車面前一般,接連不斷地感受到一節節車廂經過時帶來的巨大聲音和衝力,影響效果不斷疊加,導致危害加劇。」
此次南方長時間降水並不是由一塊穩定不動的降雨雲團造成,而是對流系統反覆生成發展,使很多降水雲團先後經過同一個地方,造成該地區出現長時間降水。在強對流發生過程中,「列車效應」會造成強降水累加,「桃源縣在此輪降雨過程中就仿佛列車途徑般遭受了多個雲團的暴擊。」
湖南此輪降水的趨勢和特點如何?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劉紅武預計,未來一周湘北、湘中有持續性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累計雨量湘北、湘中150~300毫米,其中湘北部分地區350~450毫米,局地可達500毫米以上,小時雨強最大可達90~120毫米。預計本輪降雨綜合強度與2017年6月23日至7月2日「特強級」暴雨過程基本相當,極端性強,需防範流域性洪澇及山洪、地質災害、城鄉積澇等次生災害風險。
在她看來,湖南此輪天氣過程主要具有以下五個特點:
一是累計雨量大,進入降水集中期後,湘北湘中累計雨量可達300~400毫米,局地降水可達600毫米以上;
二是降水落區高度重疊,21日開始到24日,包括岳陽、益陽、常德、湘西州、懷化中北部在內的湘北湘中多地都將持續受到強降水的影響;
三是夜間降水明顯加強,儘管白天也有降水,但是湘北湘中夜間降水明顯加強,像是21日22時至23時,慈利南山坪鄉南山坪最大小時雨強就達到了111.2毫米;
四是次生災害易發、致災風險高,受持續強降水影響,湘北湘中出現山洪、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質災害的風險等級高,中小河流水位上漲,局地出現洪水、內澇的可能性大;
五是南北天氣差異大,呈現南晴北雨趨勢,22至24日湘北湘中普遍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但湘南以晴或多雲天氣為主。
強降雨來襲,低洼區域水位上漲。6月22日,臨湘市部分鄉鎮緊急轉移群眾。張馳成 攝
過程降水在湘北、湘中一帶集中重疊的原因是什麼?有何危害?
此輪過程降水在湘北、湘中一帶集中重疊,主要原因是副高強盛,其脊線北界穩定維持在湘北、湘中一線,北側的切變線也處於穩定少動狀態,再配合高能高濕的環境場,使得6月21日至24日降水過程主要集中在湘北、湘中地區。
連續多地的日強降水落區高度重疊,尤其岳陽、常德、湘西州、懷化中北部在內的湘北、湘中一帶的降水落區重疊度很高,累計雨量大,具有極端性,可造成的災害大,湘江中下游、資水、沅水及洞庭湖區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部分站點出現超歷史水位洪水風險高。
湘北、湘中地區發生山洪、地質災害、城市內澇的氣象風險高,國省幹道、高速公路局部邊坡塌方的風險較高,要加強防範。
為什麼此輪降水夜雨特徵明顯加強?
氣象意義上的夜雨,指的是20時到次日8時這個時段的降雨。湖南省氣候中心統計資料顯示,每年的5到7月,湖南的主汛期,如果出現了夜雨,夜晚時分的降雨量往往能夠達到全天的70%左右,出現暴雨的比例更高。
夜雨明顯加強,首先是因為有充沛的水汽作為「內力」支撐。夜間急流加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充沛水汽。
除了原料充足,迅速升高的氣溫也是夜雨形成的重要推手。湖南雨熱同期,雨季也是氣溫迅速升高的季節,白天升溫快,能量蓄積,蓄勢待發,傍晚開始,高空氣溫下降,與地面的溫差逐步拉大,雲層上冷下熱,於是低層較暖的空氣上升冷卻,凝結成雨,夜雨往往傾瀉而下。
此外,湖南東、西、南三面環山,形成向東北開口不對稱的「馬蹄形地形」將溫差放大,讓冷暖氣團之間的運動更加劇烈,讓夜雨就像是一輛動力十足的洒水車。
6月22日下午,湖南省氣象台進行天氣研判。
如何應對此輪強降雨過程?
此輪強降雨過程累計雨量大、降水落區高度重疊、夜間降水明顯加強、次生災害易發、致災風險高,各地各部門需及時關注氣象部門的預報預警消息,提前採取措施、做好防範。
具體來說,湘中、湘北地區需防範山洪、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湘江中下游防範流域性洪澇風險,建議加強江河湖庫水情監測管理、災害隱患點巡查排險;湘南防範滯後性地質災害風險。
其次,要注意防範局地雷暴大風對交通運輸、臨時建築、戶外設施及設施農業的不利影響,提前做好防風加固。
此外,要積極加強田間管理,防範「雨洗禾花」、淹澇災害等風險影響,並加強病蟲害監測防治。
這波雨還將下多久?
根據現有氣象資料分析,未來十天湖南仍處於雨水集中期,25至27日暴雨區集中在湘北湘中,28至30日降雨逐漸南壓。
而在延伸期,湖南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博士曾宇星預計,7月2日至7月21日,湘北雨量偏多1成,湘中接近常年,湘南偏少2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