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顧 韓
編輯|李春暉
在你的印象中,「小學生」與「追星」如何聯繫到一起?是跑男系流量風靡代代小學生,還是QQ假明星詐騙代代小學生?時代變了朋友們,小學生也可以是被追的一方。
當然你可能會說,童星什麼時候都有,這個硬糖君也同意。但一個全新情況是,現在人追童星的方式,正在朝著追成年明星,或者確切來說、朝著流量明星看齊:
「私生追拍小學生愛豆」事件的主人公、TF家族四代練習生陳浚銘,有私生當然也有正常粉絲,年僅11歲已經扛起了可觀的周邊銷量;《大夢歸離》劇組的「小孩哥」林子燁,年僅12歲已經擁有8個站姐,在代拍文學與郭敬明的微博中都穩占一席之地,近期熱搜不斷。兩人的粉圈架構也相當成熟,宣傳、反黑、數據一應俱全。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不同年代的童星獲得的饋贈卻大不相同。80後、90後童星鮮少因為年少成名擁有順遂星路,頂多是再出發時能夠得到觀眾的情懷打call。(《三十好幾還在做「童星」是一種什麼體驗》)
到了95後、00後這一代,童星才開始從起步夠早上享受到優勢。一方面,他們蹭到了電視時代的餘暉,有純網生藝人不好追趕的國民度。另一方面,得益於網際網路的普及,他們初步做到了被觀眾看著長大,不會因學業而斷聯。
不過,這種童星近況更新模式還相對單純,與以吸粉固粉為目的的偶像營業相去甚遠。以至於許多演員童星往往空有虛名,粉絲生態卻相當傳統,很容易被超車。與之相反的是TFBoys、時代少年團這類養成系偶像,當他們投向影視圈,就算沒怎麼演過戲,也處處是「S卡」待遇。
如今的05後、10後童星,情況又有不同。網際網路選秀的連年爆火與突然啞火為內娛留下了一批無處安放的秀粉,令追線下、做數據、買股押寶的秀粉玩法逐漸滲透到各個領域。這種變化也波及到童星,意味著從小開始積累粉絲、待爆升值不再是養成系偶像的專屬。流量不僅有可能從娃娃抓起,還能愛豆、演員、網紅全面走起。
多大的娃娃?
今天,流量不再是偶像的專屬,但不可否認的是,經由日韓多年打磨的偶像模式,在流量製造上表現更穩定、成功率更高。因此,低齡流量還是要從偶像這邊盤起。
國內最具代表性的養成系公司時代峰峻,如今已經實現了四代同堂。一代是大家熟知的TFBoys,二代即時代少年團,其中最小的劉耀文出生於05年,今年也滿了18歲,因此本篇主要聚焦的是還在養成中的三代與四代練習生們。
TF三代「登陸計劃-TransFormProject」於2018年啟動,成員目前穩定在13位,最大的05年,最小的08年。這13名成員均已開通微博,粉絲基本都達到百萬級別,半數以上實現億級轉評贊。其中最高的是05年的朱志鑫,614.4w粉絲、5.18億轉評贊。
四代練習生2022年才陸續公開亮相,尚未被百度百科收錄。其中最大的07年,最小的出生於2013年,他們的某條公演視頻曾被網友銳評為,「像幼師帶了一堆幼稚園寶寶」。
即便如此,隨著公演、考核、周邊銷售等養成系流程的有序展開,孩子們已經開始吸粉。9位已經開通微博的成員基本都達到了十萬級粉絲與千萬級轉評贊,最高的為09年的張函瑞,74.6w粉絲、6274.4w轉評贊。
一個市場,有人吃肉便有人喝湯。時代峰峻之外,搞過、或者艱難在搞養成系的公司遠比咱想像中多:原際畫的易安音樂社、樂華的YHBOYS、JYP的BOY STORY、憶光年的憶光年少年團等,成員不是00後就是05後。
不過,真正有可能對時代峰峻造成衝擊的,還是張藝興旗下的染色體練習生們。
儘管他們走的是韓式練習生路線——高強度培養之後再投向市場,但這與粉絲預先買股並不衝突。06年的林韓中,在張藝興演唱會上短暫露面後便在網際網路有了姓名,不久前還參與了GQ的New Forces主題拍攝。08年的藍子涵、09年的樊子墨關注度也頗高。
演員童星這邊,大部分仍比較傳統。他們的一些出圈角色帶有流量密碼屬性、擁有多支高播放二創,但個人微博、抖音粉絲數仍在十萬至百萬級別,轉評贊也沒多麼誇張。
《小戲骨》童星基本都屬於這一類,類似的還有《隱秘的角落》三小隻榮梓杉(06年)、史彭元(05年)、王聖迪(10年),「小楚喬」黃楊鈿甜(07年)、《繁城之下》陸直的扮演者於垚(07年),多次吊打成年男主的徐崴羅(10年)等。
今年異軍突起的艾米(08年)與林子燁(11年)則顯示出更多非傳統童星的流量特徵。兩人均有站姐入股,自己營業也勤勉懂行,抖音粉絲與獲贊十分突出,分別為155.3w/2025.6w與725.3w/1.3億。
林子燁的抖音數據突出,一部分原因是有網紅經歷打底,這和不少95生、花的情況近似。後來他的幾個角色都比較出圈,演員標籤逐漸覆蓋網紅標籤。憶光年練習生許棟銘(06年)與之類似,由顏值網紅轉作練習生兼演員,現在是這個糊團的希望。
還有一些網紅標籤更大的案例。09年的裴佳欣入駐抖音較早,帳號目前發布過674條視頻,累積了886w粉絲與9790.8w獲贊。11年的陳韓烯則僅憑150條視頻就累積了470.2w粉絲與9839w獲贊。
一些接到電影圈橄欖枝的演技派童星,如韓昊霖(09年)、王聖迪(10年)、楊恩又(13年)等,則基本可以默認對標張子楓、文淇,不走顏值與流量路線。但也有一些可以效仿周也、張婧儀兩手抓,如時代峰峻「大公主」鄧恩熙(05年),微博粉絲167w,轉評贊達1050w。她近年拍過幾次古風寫真,似有意進軍古偶。
從何抓起?
雖然這些「娃娃流量」分布在不同領域,但他們流量化的原理是基本相通的。
一是複製成熟模式。例如,時代峰峻的養成系模式借鑑了日本傑尼斯,並根據本土情況不斷優化(一代借勢網際網路,二代融入選秀元素)。素人蛻變、人設CP、虐粉氪金這一套下來,偶像長大了,極富戰鬥力的粉絲群體也養成了。
還有很多公司從時代峰峻得到啟示,在主抓線下或者主打韓式練習生的同時也開設了B站帳號定期放物料,cover一些經典或熱點曲目伺機出圈,等等。
演員這邊同理,林子燁於今年下半年存在感猛增,一方面得益於《雲之羽》時期的顏值營銷、打戲花絮營銷。另一方面,他也是《大夢歸離》前置炒作的常客,前腳被蟲子嚇得躲到程瀟身後,後腳化身田嘉瑞的人形掛件,合拍手勢舞也沒怎麼缺席過。
雖然流量原理與捆綁吸血大差不差,但應該沒人會對未成年講話這麼難聽。畢竟,那些成年主演也因為與小孩的互動顯得更加有愛,還免除了炒傳統CP的後患。
裴佳欣的營銷簡單粗暴,現在還能搜到許多以「最美童星」「撞臉楊冪」為標題的早年通稿。今年她除了在景甜的《灼灼風流》中驚鴻一瞥,還在一群童星陪富二代拍的低齡古偶《山有木兮木有心》中出演了四番女二,目測要走上血雨腥風的艷壓路線。
除了已有很多成熟模式可供複製,這波童星還趕上了短視頻時代,「養成」二字從未如此寫實。
越過角色與舞台,陳韓烯直接以短視頻為主場,其發布的內容能看出背後的精心設計。例如,常與少女感十足的媽媽一起出鏡、以「姐姐們好」開頭,人設鮮明,定位精準。同時,視頻的拍攝角度、濾鏡質感也日常自然,輕鬆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最後,這些童星往往背靠大樹,令人可以放心買股。時代峰峻有很多家族粉或者養成系愛好者,練習生進來便自帶底盤。而對於一些偏重業務能力的愛豆粉來說,張藝興就是染色體練習生的保障。
演員這邊也一樣。艾米是天浩盛世簽約藝人,在主旋律大片《長津湖》中獲得了紅圍巾女孩這樣一個很容易給人留下印象的角色,2022-2023連續在5部熱播古偶中刷臉,勢頭兇猛。林子燁不僅二搭郭敬明,還於今年簽約愛奇藝旗下超級向上(同公司有曾舜晞、丞磊等),屬於是桃太子預備役了。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如今獨立少年的角色供給也多了起來,不至於出現買股千日卻等不到用股一時的情況。女角色如艾米經常飾演的師妹、丫鬟,男角色如功力與氣場超越外表的雪重子、心機與狠辣不輸大人的陸直。觀眾希望看到合適的年齡演合適的角色,這些孩子也憑藉外形、氣質、天賦、經驗接住了這潑天富貴。
流量童星的市場基礎
流量之所以為流量,是因為有粉絲。而粉絲向明星索取的不止是業務能力,更是形形色色的幻想與寄託。我們之所以說一部分童星正在流量化,是因為其在星粉生態上也復刻了成年流量明星的情況。
一是流量童星男多女少,二是粉絲對小女孩的消費心態還比較單純,就是覺得妹妹好看,希望她能長成優質古偶女主。
對男生的消費心態則相對複雜,有買股的,有養娃的,有嗑CP的,也有當夢女的。夢女還能細分為喊哥哥的和來體驗一下蕭亞軒的快樂的。
究其原因,首先,隨著網際網路語言的演化,大家對愛恨的表達都更加直接,體現在追星上就是口嗨的尺度越來越大。同時,網際網路應用與追星文化的滲透率越來越高。這些「娃娃流量」的粉絲群體中,很難說經濟獨立的成年人與童星的同齡人占比如何。小學生看初中生帥、大學生喊中學生「崽」……好吧,就算顛倒過來也問題不大。
其次,童星團隊也在引導迎合。TFBoys時有過CP打法,但整體包裝還是按照萌娃來。到二代的時代少年團,受到當時101選秀的衝擊,在養成團體的同時開發了單人與CP的打投,還由翻唱經典歌曲改為翻跳熱門韓舞,過早開始販賣一些超越年齡的魅力。三代與四代在這個基礎上只會更卷。
結合現實來看,女童是弱者中的弱者,因此人們普遍對未成年小花的成人化跡象更加敏感,不管是發自真心的保護還是習慣性的評頭論足。而除非過於油膩,人們對男孩的成人化通常持正面態度,胡皓康的霸總氣場、吳磊的高情商,從未給他們招致黃多多那樣的爭議。
最後,善良點想,如今大家更傾向於消費一種美、一種氛圍,為某些幻想找到載體,而不在乎載體原本的身份,以至於很多事情可以縫合著來。女小生陳麗君可以是「老公姐」,五十多歲的于和偉可以是「小女孩」,小學生當然也可以是「小孩哥」「小孩姐」。
養成系偶像有舞台有團綜,有得買也有得打,能基本滿足秀粉搞男團的訴求。同時他們年齡小,在粉絲眼皮子底下長大,塌房幾率相對較低,不會像很多成年選秀團體一樣挨個背刺粉絲。
一些小演員展現出的真誠、專注,或者原生的蘇感,也是許多成年男星沒有過或者已失去的。陳韓烯的粉絲在他身上、或者說在他的內容里體驗的也不止是帥氣,而是情緒穩定、謙遜溫柔等紙片男人特質。
但即便如此,無論粉絲還是團隊,有些界限與尺度還是應該把握好。五十多歲的老叔能對泥塑合理看待,一笑置之,但直面太多的追捧、惡意、凝視、商業算計對未成年的影響就難說了,我們也不願意看到活生生的人去驗證一場楚門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