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藝術傳承至今已經許多年了,並且也出現了許多的名家,然而相聲藝術的傳承主要是師徒延續,但是時至今日一些人將師承帶的越來越偏了,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近些年很多相聲演員拿師承說事,其實相聲的師承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藝術的延續,而不是拉大旗、扯虎皮。我舉幾個例子,像郭德綱拜師侯耀文,其實郭德綱也沒有跟他學過多少東西,拜師也只不過是一件有利於雙方的事情,一來是郭德綱有了師承靠山,而侯耀文收了一位弟子壯大了門戶。再有就是相聲演員侯耀華拜師常寶華,侯耀華當時已經六十多了,這次拜師頂替牛群成為大弟子不也就是一個形式嗎。最後就是相聲演員何雲偉拜師侯耀華,其實何雲偉的很多東西都是跟郭德綱學的,甚至於說何雲偉的藝術都要強於侯耀華,他拜師侯耀華不也是為了一個名分嗎。
最後,我還要說的就是相聲界師徒傳承真的那麼重要嗎?
侯寶林大師弟子傳人很多,但是特殊時期有弟子和後輩批判他,甚至於動手打他,這就是弟子。
劉寶瑞先生在「文革」時期也受到了衝擊,這一時期也受到了許多弟子後輩的衝擊,離開之後也是慘遭拋屍。
這些弟子難道真的值得嗎?於世猷曾經在特殊年代對恩師侯寶林十分尊重,可是侯耀華卻在公布侯寶林弟子名單之時絲毫不提及於世猷,於世猷一身能耐都學自侯寶林,那這都不算弟子什麼算弟子。
所以說,相聲界你們看重的師承究竟是什麼,難道僅僅是一個名頭嗎?
(聲明:此文章內容文字系愛傳統的少年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