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愛聽快歌的人,減肥可能更難成功

2023-12-15     果殼網

原標題:真的!愛聽快歌的人,減肥可能更難成功

誰也不能停止你的BGM(背景音樂)?通勤坐車聽音樂,上班戴耳機聽音樂,運動時聽音樂,洗澡也要開著音樂。

圖丨giphy

但求求你,做重要決定的時候,讓音樂停止一會兒吧!

聽音樂,日常判斷錯誤多

甭管快歌慢歌,做日常判斷的時候,少聽、別聽音樂

32名參與者,要在3種音樂背景下完成5種不同任務。

3種音樂是:

無聲(對照組);

每分鐘40拍的慢版《野蜂飛舞》;

每分鐘190拍的快版《野蜂飛舞》。

5種任務是:

任務一:判斷一個點在向左還是向右移動;

任務二:判斷100個黑白彈珠里,哪個顏色的彈珠更多;

任務三:判斷兩個著名城市,哪一個的人口更多;

任務四:判斷一個單詞是否是西班牙文;

任務五:判斷兩種零食中,哪個是他們更喜歡的(在正式實驗前已經收集了參與者的偏好信息)。

各種任務的介面丨參考文獻[1]

於是實驗開始了。參與者被要求儘可能又快又准地做題,耳機中還可能隨時響起音樂(或者沒有音樂)。

結果你猜怎麼著?

經過對得到的100008個數據進行分析,研究者發現,只要有背景音樂,無論快慢,都會讓參與者做出更不準確的判斷:相較於靜音,快速、慢速背景音樂會讓參與者的準確率分別降低11%和30%

究其原因,有人研究發現,只要有背景音樂,人們在閱讀文字時候就會掃視得更快。這可能是音樂讓人做出錯誤判斷的原因之一:沒專心啊!

圖丨giphy

目光長遠or活在當下?音樂有影響

上面提到的各種判斷、決策,都是偏日常向的,有正確錯誤一說的。如果事情更複雜一點,比如涉及到更長的時間、涉及到收益/損失,而不涉及絕對的正確錯誤呢?

為了慶祝漲薪,我應該立刻給自己買一個小蛋糕,還是等到月底再犒勞自己一頓大餐?

家裡紙巾快用完了,是現在買幾包,還是等到有促銷活動時候囤一箱?

現在先買個小房子住著,還是等有錢了再買個大房子?

今天就去社區醫院看病,還是排隊兩個月去大醫院看專家號?

好嘛,科學家又來做實驗了,看看音樂會對這些選擇產生什麼影響。

圖丨giphy

快樂音樂,更重當下

把實驗者分成3組,分別聽3種音樂:氣氛快樂的鋼琴曲氣氛悲傷的鋼琴曲,和白噪音。在聽了30秒後,參與者開始做決策。

決策一:你要一年後收到200塊,還是今天收到少量錢(從10塊到190塊不等)?

決策二:你要一年後損失200塊,還是今天損失少量錢(從10塊到190塊不等)?

結果發現,聽快樂鋼琴曲的參與者,更喜歡選擇眼前的事項,也就是今天收到一點錢、今天損失一點錢;而聽悲傷音樂和白噪音的參與者,則傾向於一年後收到200塊、一年後損失200塊。

快節奏音樂,更重當下

這回的實驗,流程和問題都跟上面的一樣,只是聽的音樂只有節奏快慢之分

這回的發現是:聽快節奏音樂的參與者,比起聽慢節奏音樂和白噪音的參與者,更傾向於選擇今天收穫一點錢,而不是一年後收入200塊

其他的方面則沒有明顯的差異。

音樂越快、越快樂,未來越遙遙無期

研究者通過幾個實驗,並結合前人的研究得出結論:

快樂的音樂、快節奏的音樂,會提高人們的情緒喚醒度,並使人們感知到的時間更長(「一年也太久了」),從而更偏好選擇當下的小獎勵,而不是一年後獲得更高的獎勵。

以往研究早已發現,在做決策時,人們對時間長度的感知具有巨大的主觀性:給做決策的人呈現同樣的時間間隔,比如一年,時間信息的呈現情景、決策者對時間的態度等因素(這些因素里當然也包括音樂加成),都可能改變人們對時間長度的感知,最終導致決策結果不穩定。

比如,同樣是一年,如果感知到的時間長度比一年長,就會對未來的收益不那麼看重,轉而選擇眼前的收益;如果感覺一年沒那麼長,則更願意等待未來的收益

來舉個例子。

我面前有兩個選擇:要麼立刻馬上吃個冰淇淋獲得快樂滿足,要麼管住嘴,一年後減掉20斤肥肉。

聽著《好運來》《愛你》這樣快樂的、快節奏的音樂,有可能會讓我覺得一年的時間太長了,一年後減肥成功的快樂遙遙無期,實在等不了,轉頭就打開冰箱拿出冰淇淋大快朵頤起來。

Guokr

你看,做日常判斷的時候,聽音樂會提高你的錯誤率;做長期/短期的收益/損失抉擇時,不管是聽快樂的、快節奏的音樂,還是悲傷的、慢節奏的音樂,都會影響你的選擇,而不是完全順從你的內心、你的理性。

耳機音響雖好,別把它們當成人體器官,該關的時候還是關一下吧!

參考文獻

[1]Perez Santangelo, A., Ludwig, C. J. H., Navajas, J., Sigman, M., & Leone, M. J. (2022). Background music changes the policy of human decision-making: Evidence from experimental and drift-diffusion model-based approaches on different decision task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51(9), 2222–2236.

[2]Zhou, L., Yang, Y., & Li, S. (2022). Music-induced emotions influence intertemporal decisionmaking. Cognitionand Emotion, 36(2), 211–229.

[3]畢翠華, 齊懷遠. (2022). 時間感知在跨期決策中的作用——時間決策模型的新探索. 心理科學進展, 30(5), 1106-1118.

作者:Margaret

編輯:李小葵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46201d01539ee0fa12021a67b5836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