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廢除了使用1800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如今什麼後果?

2024-01-15   郭哥文化

原標題:越南廢除了使用1800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如今什麼後果?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漢字恰恰成為了發揚和傳承最好的媒介。

表面上看起來只是文字衍生進程,實則承載著整個民族的榮辱存亡,這種潛行入根的文化渲染,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的,日本、韓國、越南等均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這是什麼概念,諸位不妨做這樣的思考。

在源遠流長、一以貫之且充滿生機、擺脫困境方面,漢字絕對是功居至首。

它的比劃不會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它的比劃不會隨著外界聲音的變化而變化,特定時代的社會情況和文化思潮,均通過這些文字而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是滲在華夏兒女骨子裡的東西,這是融於華夏兒女血液里的東西,再多的外界理由想要將其改變,幾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些國家偏偏要充當另類者,比如曾經的藩屬國越南,廢除了使用1800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如今是什麼後果?

廢除漢字

事出必有因,越南決定廢除使用1800年的漢字,很大程度上是歸於西方科技的發展。

在此之前越南長期依附於神州大地,軍事文化上均以此為依賴,西方列強為了打開市場,用炮火轟開了國門,越南在列強的統治下,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

這種滲入到骨子裡的東西,根本沒有辦法去改變,老一輩的越南人直到現在都仍然在使用漢字說漢語,但這些列強選擇從教育入手,推行全民學習羅馬拼音。

列強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更好地向拉丁文轉變,殊不知伴隨的是文化斷層。

年輕人想要學習曾經的歷史,避免不了的是翻閱曾經的史書,可根本無法識別的漢文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阻礙,唯一的選擇便是學習新一門語言。

表面上看起來並無太大影響,但這是基於和平的時代下,誰能保證沒有意外事件發生?

一個連歷史文明追溯起來都如此困難的國度,你指望他們能有什麼造化?稍微遭遇點局部戰爭,就有可能分崩離析,因為他們沒有歷史文明,沒有文化認同。

對於當地的百姓而言,他們沒有根基上的東西,有些東西沒了就沒了,大不了自己再換個國家生活,只因燦爛千年的文化財富被拱手相讓。

你敢欺負我的同胞,我就要和你拚命到底,再先進的槍炮又能奈我何?血肉築成的堡壘才是最讓人害怕的東西。

無可取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神州大地同樣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但我們選擇了堅持。

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後,文字性變革一度被提上日程,這裡同樣有「文字拉丁化」。

關於「廢除漢字」的浪潮熱起,後期更是到了必須進行的地步,但一位名叫趙元任的大師站了出來,他堅持反對「廢除漢字」的提議。

好在趙元任擁有大量的知識儲備,最終算是叫停了這場風波。

在他看來,文字變革要遵循時代發展進程,絕非三分鐘熱度想一套是一套,將文化根基等東西取締,很容易出現文化斷層,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專人專評太多,根本沒有人去顧及。

趙元任為了搶奪目光,專門寫了兩篇文章,即《施氏食獅史》和《季姬擊雞記》,兩篇文章都只是一個讀音,深刻彰顯了漢字潛在的魅力。

文化是一點一滴堆積而成,絕非討心歡喜而逞一時之快,歸根結底不過是在製造阻礙罷了,誰願意讓自己國家出現文明斷層?

笑侃人世間

文字雖是傳遞信息的媒介,本質上卻意味著民族根基,它的傳承不容有任何猶豫。

越南表面只是廢除了漢字,實則廢除了本國的歷史,時隔多年想要再次回頭看的時候,出現最多的標籤就是「局外人」,沒有歷史沒有底蘊沒有情懷,最終的結局自然是無需人們多言。

歷史是一個永不枯竭的物質和精神載體,放在任何時代都不例外,銘記過去、以史為鑑、開創未來,增強民族認同感,提高國家軟實力,才是新時代之下每個公民最應該做的事。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別忘了留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