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音樂劇《白夜追兇》 | 黑暗籠罩下的不屈正義

2022-10-12   有染

原標題:評·音樂劇《白夜追兇》 | 黑暗籠罩下的不屈正義

「洛卡爾物質交換定律告訴我們,只要進出犯罪現場,就一定會發生犯罪人與案發現場之間的物質交換。」

——關宏峰

根據同名經典IP改編而來的音樂劇《白夜追兇》正式揭開了他的神秘面紗。

由一場面門慘案引出本劇的主角:關氏兄弟

在現場各類證據的顯示下,弟弟關宏宇成為了在逃的通緝犯。雙胞胎哥哥關宏峰身為刑偵支隊的隊長,基於親屬迴避的原則,警隊禁止他參與滅門案的調查,於是他憤然選擇了辭職。

哥哥雖然辭了職,但為了還弟弟清白,查清滅門案的真相,便以「編外顧問」的身份回歸警隊,繼續參與各重大案件的調查。然而哥哥患有「黑暗恐懼症」,為了繼續追查,弟弟接替哥哥成為了夜晚的「顧問關宏峰」。

在保留了原劇主旨的情況下,音樂劇《白夜追兇》在劇情和人物上都做了適度改編,也加入了部分原創,整體流暢清晰。

無論有沒有看過原作的觀眾,都能很好的理解劇情。

「雙生」是這部劇的一大亮點也是一大看點。

音樂劇由於舞台限制,無法呈現一個演員飾演兄弟兩人的情景。但無論是製作方在兄弟兩人的妝造上,還是演員本人在默契度上,都鉚足了勁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無違和感的視覺盛宴。

關氏兄弟性格分明,哥哥冷靜沉穩、嚴謹內斂;弟弟不拘小節,偶爾詼諧幽默。如一劑調味料,又不顯突兀,讓觀眾即使身處緊張的懸疑氛圍中也能莞爾一笑。當他們要成為「一個人」時,和諧的整體感,即便是兩個演員分別飾演的兩兄弟,在觀感上也不會覺得割裂。

舞台上燈光錯落,空間切割,場景適時變換;是兇手無聲的狂歡,是正義得不到伸張的悲鳴,也是執著於真相的不放棄。守護與背叛,信任與懷疑,世事無常,人心複雜,每個人都在追兇的路上,有著自己的堅持和準則。

隨著劇情的推進,案件逐一被偵破,滅門慘案也豁然開朗。人性里的黑暗被撕裂開來,明晃晃的展示在眾人眼前。憤怒、掙扎、無奈、悲切等情感在音樂的襯托下達到爆發的最高點。

「五音六律十三徽,龍吟鶴響思庖羲。」

音樂劇的內核是劇情,說起靈魂,自然是音樂了。

胡彥斌作為藝術總監,音樂劇《白夜追兇》無論配樂還是歌曲,都屬上乘。初聽雖然不夠抓耳,但配合上歌詞,能讓人真切感受到人物當下的心境。尤其是雙男主的幾首大歌,無論是獨唱還是重唱,都道盡了兩個人斬不斷也舍不掉的血肉親情。

當然,這部劇也是有瑕疵的。比如在一些劇情的把控上,特別是後面原創部分,節奏過快,前因後果沒有交代清楚。轉場時群演散亂無章,道具的製作與使用不夠貼合實際,合唱時參差不齊聲音時有時無,以及 (筆者觀看的預演場)沒有背熟的台詞和歌詞。

瑕不掩瑜,這是部處處可見製作組用心了的音樂劇。

希望之後更多場次的演出,能夠呈現出更好更完美的舞台於觀眾眼前。

晝與夜的交替,我們是至親的兄弟;光與影的對照,最難解的是人心。

你無法去定義真正的對錯與黑白。

白夜追兇,真相未明。

-劇終-

夕拾老朽

The show must go on

落筆於2022年10月9日上海人民大舞台觀演後

配圖為劇照,來源劇組

有染·與美好發生關係

舞 台|藝 文|悅 音|映 像

more:

評·話劇《我不是潘金蓮》| 令你憤怒的,不該是李雪蓮的存在

評·話劇《驚夢》| 喜劇是悲劇加上一點時間

評·《枕頭人》 | 馬丁·麥克多納x王子川,只能是王炸

眾人談 | 我為什麼想去一次「烏鎮戲劇節」

評·音樂劇《趙氏孤兒》|從墳墓中唱響的命運之歌

聊·韓版《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成功,能否在今夏的上海複製

眾人談·進劇場 | 今年開春,你買的第一張演出票還記得嗎

更多閱讀 可點擊

張艾嘉 林懷民 古天農

佟欣雨 | 丁一滕 | 楊易

史依弘 | 蔣瑞徵 | 黃俊達

沈偉 | 杜邦 | 馮英 | 段妮

桑吉加 黎星 張晉浩

大劇場版《枕頭人》 | 《傾城之戀》 | 《沉默的真相》

《永不消逝的電波》

烏鎮戲劇節

亞洲大廈| 進念二十面體

- 靈 魂 編 輯 部 -

執行編輯:五月初五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責任編輯:Paula & Cheers

主編:許安琪 &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