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心跳總數會維持在一個大概的固定數值——約30億次,而其他哺乳動物也有相似的規律,一般心跳總數在10億次左右。既然心跳總數有個固定值,那麼每分鐘心跳得越快,總壽命也會相應的縮短。
很多研究也表明,人的心跳快慢和預期壽命呈現反比關係。
一、200萬人心跳數據:每多1次壽命減少40分鐘
中國台灣「衛生研究院」的溫啟邦教授就研究了200萬份體檢資料,在排除高血壓、吸煙、糖尿病、高膽固醇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後,發現:
•健康人平躺五分鐘後心跳應在60次/分上下,超過70屬於偏快,且心跳每多一次,平均壽命或縮短4個月。
•心跳越快則預期壽命將越短,和心率60次/分以下人群相比,心率100次以上的人壽命或將縮短13年。
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的主治醫師陳清勇表示,心動過速意味著心臟運作負擔增大,也就導致壽命縮短。就好像機器零件一樣,每日超負荷運作,報廢的機率自然也就更大。
河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郭藝芳表示,目前成年人心跳範圍在60~100次/分,不過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心跳在50~80次/分是最健康的。
如果在生活中發現自己心跳偏快,特別是每分鐘100次以上,應當儘早諮詢醫生是否是心律失常、心衰、心肌炎、甲亢等疾病引起的。若排除病因,那就要自我檢討生活習慣是不是不健康了。
二、心率是越低越好嗎?高血壓心率控制在哪才好?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委員李學奇提醒,長期心跳過慢也不是好事,很容易使心臟泵血不足,造成機體缺氧缺血,嚴重時甚至有猝死或死在睡夢中的可能。對於心率長期低於50次/分的人,最好要就醫詳細檢查病因。
很多高血壓患者都有交感神經興奮性異常增強的問題,這就會導致他們心率加快。
因而在《中國高血壓患者心率管理多學科專家共識(2021年版)》中就強調,高血壓患者在控制血壓的同時也要兼顧心率管理。
一般高血壓患者在醫院診室測量靜息心率>80次/分,在家測量>75次/分時,就要進行干預。那麼心率控制在多少才是最好呢?
普通高血壓患者:心率>85次/分會增大心血管疾病危險性,將靜息心率控制在60~70次/分時,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性最低。
高血壓合併冠心病:將靜息心率控制在50~60次/分時,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性最低。
高血壓合併心衰:將靜息心率控制在60~69次/分時,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性最低。
三、心跳慢點才好,5個方法幫心臟「減減速」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心內科專家桑迪普•傑恩教授建議,有病理性心動過速的患者應當儘早就醫接受治療,而生理性心動過速的患者可通過改善生活習慣的方式來幫助心跳降速。
1.控制體重
有研究發現,減重是降低心率的一個有效手段。
此前來自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心臟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讓355名心率快且不規律的肥胖病人減肥後,發現他們體重減輕10%就能明顯減輕房顫症狀。
2.適當運動
心動過速但沒有其他大毛病的情況下,可以進行騎車、散步、游泳等中等強度鍛鍊來降低心率,建議每周至少150分鐘。
注意運動時要檢測心率,切記不可超過「170減去年齡數」,避免加重病情,運動前後也要記錄脈搏數,以運動後增加不超過20次/分鐘為宜。
3.不要亂用藥
感冒藥、哮喘藥或某些抗抑鬱藥等藥物都有升高心率的副作用,因此在用藥前要諮詢醫生用藥注意事項。
4.改掉壞習慣
吸煙飲酒、熬夜等不良習慣會使靜息心率加快,另外注意睡前不要喝濃茶濃咖啡,還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預防便秘。
5.避免生氣
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心態平和,不要生氣動怒,也不要過分緊張和壓抑,可以通過聽音樂或看書等方式讓自己情緒恢復平靜。
如果是生理性心率異常,要儘快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特別是對於有高血壓等慢病的患者,在關注血壓的同時,也不要忘了監控心率情況。
參考資料:
1.《心跳越快,「走」得越早?研究發現:心跳快慢確實與壽命有關!》.人民網科普.2024-02-01
2.《心跳超過80次/分就該找醫生,高血壓患者有個最佳心率》.生命時報.2021-04-29
3.《心跳快點好還是慢點好?長壽的人大多是這個「速率」》.生命時報.2021-11-1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