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賣85億!廣東人的「屌絲飲料」,靠小心機逆襲

2023-09-25     金錯刀

原標題:狂賣85億!廣東人的「屌絲飲料」,靠小心機逆襲

本篇作者 | 雲搖 | 內容運營 | 阿鯨

主編 | 張一弛

昨天的亞運會開幕式潮爆了!

把西湖搬到舞台上、在水墨畫上跳舞等場景,滿滿的中國式浪漫。

亞運史上首次數字人點燃主火炬,再次用科技震驚全網。

電子煙花在空中綻放的那一刻,其絢爛和驚艷程度,絲毫不比真的差。

在這場集潮酷於一身的亞運會上,刀哥發現一個反差巨大的爆款——東鵬特飲。

在大家印象中,東鵬特飲還是那個靠抄紅牛起家,有點土low的品牌。

但近兩年它卻頻繁霸榜大型運動會,從去年的卡達世界盃到今年的亞運會,東鵬特飲早就悄悄逆襲。

尼爾森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鵬特飲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的銷售量占比40.86%,超過老大哥排名第一。

不僅如此,這些年它還賺了不少錢,其在去年營收高達85億,是2017年的3倍還多,凈賺14.41億,是2017年的6倍多。

曾跟在紅牛身後跑的小弟,是如何悄悄賺大錢的?

大車司機和釣魚佬,

撐起了東鵬的一片天

這段時間打工人正揭竿而起,暴打消費主義。

一些老牌國貨因為便宜大碗、幾十年不漲價被捧上神壇。

於是品牌們紛紛降價、搞性價比,想以此討好打工人。

東鵬特飲就沒有這個煩惱,因為論把價格打下來,鵬特飲可謂是鼻祖般的存在。

東鵬特飲現有兩個主力軍:一個是貨車司機,還有個一個釣魚佬。

在剛進入功能飲料市場時,東鵬特飲就走的是低價戰略,但這個路子一開始並不順利。

東鵬特飲董事長林木勤開始思考,同樣的配料一半的價格,為什麼還賣不動呢?

於是他跑去市場去了解,蹲守在高速服務區,和大車司機聊天,了解到他們的真實需求。

2009年,林木勤對東鵬特飲進行了全新升級,推出了瓶蓋版的東鵬特飲。

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蓋子,讓東鵬成功打入貨車司機內部。

對於大車司機而言,這個小蓋子有三重妙用:

首先比起易拉罐裝的紅牛,打開必須一口氣喝完,不然很容易撒掉。

東鵬特飲就沒有這個煩惱,內蓋加外蓋的設計,能讓開車的司機,單手開瓶蓋。

不僅如此,喝完後的東鵬特飲,小瓶蓋就是現成的煙灰缸。

在當年小瓶口飲料盛行的時候,東鵬特飲特意把瓶口做大,很多司機挖掘了便攜馬桶的功能。

因此在過去十幾年,國內貨運司機圈子裡流傳著三大提神神器:香煙、檳榔、東鵬特飲。

東鵬特飲的江湖地位,至今無人能撼動。

甚至有傳言稱,林木勤在每次經過高速服務區時,還會看一眼垃圾桶裡面有多少功能飲料瓶子是自己家的。

靠這個小蓋子,僅一年的時間裡,東鵬特飲就搶了紅牛10%的市場。

除了搞定大車司機,東鵬特飲還很受釣魚佬的喜愛。

對於釣魚佬來說,開車去郊外並長時間蹲守在河邊,他們對東鵬特飲的使用場景和大車司機異曲同工。

而且東鵬特飲的小瓶蓋,釣魚佬還解鎖了它的新功能。

即用來當開餌料的量杯,一杯餌料一杯水,一瓶東鵬三個小時,男人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有釣魚大佬表示,東鵬特飲可以直接加進餌料里,據說對魚的誘惑還不小。

看到這個市場蛋糕後,東鵬特飲的廣告中,一度出現釣魚佬的身影。

除了大車司機和釣魚佬,東鵬特飲還和尖叫的瓶蓋一起,榮升為顧家神器。

東鵬的小蓋子,可以做裝米的量筒,可以做洗衣粉的口杯,甚至用來抓蟑螂。

毫不誇張的說,東鵬特飲能上市,是靠無數勤儉持家的打工人,一口一口喝出來的。

靠當「飲料界的小米」

從山寨小弟干到第一

從跟風小弟到如今的扛把子,東鵬特飲僅靠抄襲也火不了這麼久。

東鵬特飲在紅牛爆火的時候,靠當「飲料界的小米」,搞定了廣東的打工仔們。

1.極致的性價比,都是PK出來的

東鵬特飲能和紅牛一戰高下,並不是簡單粗暴的抄襲+便宜,東鵬還用了不少小心思。

沉錨效應表示,人們經常需要參照物,才能判斷價格幾何,簡單的說就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小米手機發布會有個爆款玩法:跑分+PK。

這個招數,東鵬特飲早就悄悄用上了。

眾所周知,紅牛6塊一罐,而且還只有250mL,要知道一罐可樂最貴才賣三塊。

這種情況下,同是250mL但一罐東鵬特飲只要3元,最狠的是500mL,量是紅牛的兩倍但價格卻還比紅牛便宜1塊,這就更凸顯了東鵬的性價比優勢。

不僅如此,東鵬特飲的終端貨架上就是要擺在紅牛一起,讓紅牛當錨點,把我更大更實惠,直接寫在臉上。

東鵬特飲:只要我不尷尬,消費者選擇的就是我。

刀哥採訪了樓下超市老闆,一箱東鵬和紅牛賣完時間差不多,銷量幾乎持平。

2.1塊錢的魔法,讓廣東人上癮

靠山寨發家容易卻不榮譽。

當東鵬特飲有一定市場後,想做大做強,丟掉「山寨貨」的帽子是第一要務。

為此林木勤立下了一個軍令狀,不把廣州把銷量賣到1個億,就不會進軍其他市場。

把幾塊錢的飲料賣出一個小目標,東鵬特飲走得是小米「發燒友」的路子。

如果只是比紅牛便宜,是沒有壁壘的,其他品牌學起來分分鐘秒殺。

好在東鵬特飲對自己夠狠,價格比紅牛便宜一半還不夠,在廣州還推出了買一贈一活動。

只要多花1塊錢,就能多得到一瓶。

當年康師傅和統一為了爭奪冰紅茶市場時,曾搞過再來一瓶的活動,不過這個活動有限制,就是中獎了你想要兌換,還必須得把瓶蓋給商家。

東鵬特飲很聰明,中獎了瓶蓋也不回收,這就意味著中獎是沒有上限的。

只要你運氣夠好,中一百瓶也能全部帶走。

當年很多大車司機都體驗到了買一送10的快樂,有人在評論區寫到:我就花了三塊,它恨不得把命都給我啊。

靠著這一招,東鵬特飲很快就積累了很多死忠粉,一些大車師傅開始整箱屯東鵬。

從2003年到2010年,僅用了7年的時間,東鵬特飲的產值就從原來的1500萬元提升至2.5億,廣東也成為了東鵬特飲的主戰場。

複製自己的成功,

比複製別人更難

法國社會學家塔爾德有一句名言:一切事物不是發明,就是模仿。

東鵬特飲在模仿這件事上,做出了自己的風格:用同質量+更廉價的方式,顛覆高端品類。

靠著這一招,過去東鵬做出過兩個爆款。

在東鵬特飲問世前,東鵬飲料主打的是一款售價僅一元的菊花茶,靠著兩三分的利潤,東鵬足足走過了十年的時光。

在功能飲料市場上,東鵬找到了廣東打工人,這個被紅牛忽略的群體。

在這些東鵬粉的追捧下,東鵬特飲2021年成功上市,並頂著「功能飲料第一股」的光環狂飆。

東鵬創造16天15個漲停板的記錄,兩個月總市值就從260億飆到了1100多億,上演了一波股市暴富的神話。

在嘗到甜頭後,東鵬想要在其他領域複製自己的成功。

在品類上,東鵬的每個新品都有明確的對標產品,力求成為頭部品牌的廉價平替。

東鵬的0糖特飲對標元氣森林,24瓶賣105元,相當於一瓶335m只要4塊。

東鵬補水吧對標外星人電解質水,容量更大的同時,每瓶便宜1.1元。

東鵬大咖對標雀巢瓶裝咖啡,容量比雀巢多62ml,價格卻低7毛錢。

烏龍上茶對標三得利烏龍茶,555ml售價4元,比常規的無糖茶便宜1塊錢。

總之,無論什麼品類和產品,東鵬都在價格上顯得更有誠意。

但事實證明,複製別人很容易,想複製自己的成功卻很難。

這些年,東鵬雖然不斷推出新品,但卻很少出現現象級爆款。

事實上,多年以來公司的營收都靠東鵬特飲這一爆款單品。

2020-2021年間,東鵬特飲在公司總營收當中的占比從93.88%上升到了94.47%,今年上半年這一數據更是增長到了96.13%。

雖然產品線在不斷增加,但其他產品的營收始終占不到10%。

與此同時,東鵬在功能飲料市場的對手也在不斷增加。

老對手如體質能量、魔爪等品牌,一路勢如破竹;新品牌元氣森林等也成功實現異軍突起,並在功能飲料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就連賣糖水的可口可樂,也想要進入這一賽道分一杯羹。

對於大單品的過度依賴無法擺脫,而競爭對手又在不斷湧現。對東鵬飲料而言,破局刻不容緩。

結語:

同樣的套路和招式,為啥現在用起來不那麼靈了?

刀哥認為,復盤東鵬特飲的爆款之路,除了天時地利和招數,多了一些破釜沉舟的勇氣。

東鵬特飲誕生前,東鵬飲料一直是做紙盒裝,改用塑料瓶在能量飲料界也是頭一個。
給塑料瓶再加個瓶蓋,明顯會增加成本,但為了用戶實用,東鵬始終沒放棄。
本就便宜的東鵬特飲,還要搞一元錢讓利,買一贈一的活動這麼多年一直在堅持。

反觀如今這些年的新產品,都少了些東鵬特飲的味道。

2003年東鵬飲料一年的營收還不到2000萬元,瀕臨破產,是39歲的林木勤出資267萬元,盤下了這個「四處漏風的小廠」,卻做出了萬億級爆款。

如今的東鵬特飲,每年營銷費用近10億,在各大賽場和平台刷屏。

除了在央視和地方台綜藝植入,在競技體育領域,東鵬贊助了中超聯賽和RNG電競戰隊,更不用說世界盃這種全球賽事。

像今年亞運會期間,無論是電梯媒體、戶外廣告牌還是公交站台都能看到東鵬特飲的各個產品。

現在很多明星運動員都成了東鵬特飲的自來水,會主動帶貨。

明明更有爆款潛力,卻始終打動不了消費者,差的,可能就是那個不起眼又萬能的瓶蓋。

"你不嫌我窮,我不嫌你low"的雙向奔赴,可以是東鵬的底氣,但不能是底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319bc725450bcf6a521cc2a2cbb7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