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舟七號貨運飛船入軌後順利完成狀態設置,於北京時間2024年1月18日1時46分,成功對接於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後向埠。交會對接完成後,天舟七號將轉入組合體飛行段。
後續,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將進入天舟七號貨運飛船,按計劃開展貨物轉運等相關工作。
哈爾濱工業大學多項技術成功
助力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發射成功
哈工大材料學院與航天院所合作攻關,突破耐磨動密封陶瓷塗層與關鍵製備裝備、離子注入與沉積表面強化、銅鋼電子束焊接技術、國產星載計算機核心器件複雜環境下的全生命周期壽命預測技術以及整體五通件等5項關鍵技術及裝備,應用於長征七號遙八運載火箭和天舟七號貨運飛船,助力飛船成功發射、對接以及在軌穩定運行。
機電學院姜洪源教授團隊研製的金屬橡膠阻尼環,助力天舟七號貨運飛船與長征七號遙八運載火箭組合體成功發射。
據了解,天舟七號貨運飛船裝載了航天員在軌駐留消耗品、推進劑、應用實(試)驗裝置等物資,並為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送去龍年春節的「年貨」。
49所百餘只傳感器助力今年第一次發射
為在軌的神舟十七號和後續的神舟十八號兩個乘組運送補給物資,天舟七號的裝載空間和裝載重量提升20%以上,此次「重量級運貨之旅」期待值滿滿。
裝載量的提升,少不了各精密器件加量不「壓秤」的設計巧思。中國電科49所用自主程度更高、性能更穩定的技術手段,確保空間站重要「貨物」安全到達。中國電科49所為天舟七號貨運飛船配套十餘種百餘只傳感器,主要用於測量各系統內的壓力、溫度、濕度、氣體、位移等信號,對貨運船艙內的環境穩定和在軌運行起到監測作用,為各系統控制和參數測量提供直接依據。
貨運船裝載著空間站所需的物資,為保證飛船艙內的環境穩定,49所研製的傳感器持續提供監測信號,保證飛船艙內壓力、溫度、濕度、氧氣含量等重要的指標無異常。艙內溫度變化過快,49所配備的差定溫探測器能夠快速做出反應提供報警信號,在貨運船與空間站對接時,49所提供的壓力傳感器為飛船在軌運行、變軌、調姿等操作提供參考信號,保證對接任務完成。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王鐵軍王越
編輯:王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