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熱線進社區丨城關區穆柯寨社區:黨建引領聚合力,基層治理添活力

2023-12-06     蘭州日報

原標題:黨報熱線進社區丨城關區穆柯寨社區:黨建引領聚合力,基層治理添活力

今年以來,蘭州市城關區鹽場路街道穆柯寨社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以「六心五線」黨建工作法為抓手,廣泛動員轄區黨員、居民、物業公司、社會組織、社會公益機構和駐區單位等積極參與社區治理,真正做到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問效於民、聚力於民、普惠於民,給轄區居民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幸福感、獲得感。

線上整合資源

線下問需於民

據了解,「六心五線」工作法中的「六心」和「五線」分別是「為民服務守初心、虛心學習促服務、政務便民顯細心、豐富活動來交心、志願服務顯暖心、幫扶救助顯愛心」和「黨建協調之線」「居民徵詢之線」「居民協商之線」「志願服務之線」「鄰里互助之線」。

「『六心五線』工作法其實就是細化社區服務,讓居民在一項項貼心服務中生活得更加舒心。」穆柯寨社區副書記蔣冬妹說。

據了解,穆柯寨社區為了避免社區工作和居民需求「貨不對板」的問題,積極動員居民廣泛地參與到社區工作中來。

「你好,B肝疫苗的第二針和第三針需要間隔多久?」「B肝疫苗總共三針,分別在0、1、6月注射,你可以在手機里設置一個提醒,防止到時候忘了。」「好的,謝謝。」在穆柯寨社區的居民手機里都有一個微信群,群名叫「穆柯寨社區家庭醫生諮詢」,這個微信群是由社區牽頭,聯合鹽場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社區醫生們組建起來的,居民有任何不舒服或者是有關於醫療健康方面的諮詢都可以在群里問,社區醫生也會在看到的第一時間回復。

穆柯寨社區利用微信公眾號、「小蘭幫辦」智能服務平台、居民微信群等線上渠道和定期組織社區開放日活動及時了解居民訴求,深入廣泛推行未訴先辦模式,將社區建設向主動治理延伸。

楊祖林是高炮營小區的樓院長,每天早上,楊祖林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高炮營小區「巡視」一番,有時候會和小區居民聊上幾句,在聊天的過程中,居民們關心的事兒就成了他的工作內容。

「高炮營小區是一個老小區,地下管網老化,居民最頭疼的事情就是下水不暢,管道總是堵塞。」楊祖林說。得知這件事,他立刻將問題上報社區,在多方努力下,高炮營小區進行了下水管網改造項目。項目施工前期,社區工作人員成立專班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調整改造方案,最終幫居民解決了下水堵塞的困擾。

凝聚微小力量

拓展志願服務力量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今年以來,穆柯寨社區在原有志願服務工作檯帳的基礎上,建立健全獨居老人、殘疾人、精神疾病患者、生活困難人員等特殊人群台帳,建立社區工作人員分類聯繫機制,精準結對幫扶,掌握居民實際情況,實施精準幫扶救助。

社區居民謝秀珍已經六十多歲了,近日她擁有了另外一個身份:社區「銀髮幫幫隊」的隊員。住在她樓上的孫月英老人已經八十多歲了,生活上難免會碰到一些力不能及的事情,每天早上,作為鄰居的謝秀珍就會來到孫月英家裡,詢問她有沒有需要幫助的事情。

「這是我作為鄰居該做的事,如今又有了社區的支持,我幫起忙來更有勁了。」謝秀珍笑著說。

除了「銀髮幫幫隊」,在穆柯寨社區還有一支多彩志願服務隊,分別以紅橙黃綠藍紫白命名,所擔任的職責分別是理論宣講、鄰里互助、青年志願、退役軍人志願、普法、助老和義診。

「志願服務是社區開展各項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治安維穩、為老服務、城市管理等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可是如果僅僅靠我們社區的工作人員和網格員,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將社區居民也發動起來一起加入志願服務,才能把社區這個小家庭治理好。」蔣冬妹說。

穆柯寨社區黨委多渠道拓展志願者隊伍,結合黨員雙報到,整合小區在職黨員、「五老」人員、退休老黨員、退役軍人等力量,成立「銀髮幫幫隊」和多彩志願服務隊。大家根據特長,加入功能各異的志願服務隊,定期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成為社區治理的好幫手。

優質服務一老一小

踐行社區服務初心

在穆柯寨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有一處讀書角格外引人注目,裡面不光有青少年比較喜愛的熱門紙質讀物,還有一台平板電腦可以用來查資料和進行電子閱讀,一到周末和寒暑假,這裡就是社區小朋友們扎堆的地方。

穆柯寨社區從2018年開始,持續開展「雛鷹行」關愛未成年人志願服務項目,其中,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依託文化資源,開展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家庭文明建設活動,深受孩子們的歡迎。同時,社區還攜手轄區單位、愛心人士成立了未成年人「共享書屋」公益圖書館,「放學來吧」公益少年宮等各類活動場所,不僅優化了未成年人活動載體,還豐富了未成年人活動內容,為社區青少年健康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社區還會針對我們家長開展一些青少年心理健康輔導,不光可以和心理學專家學習,還能和其他家長建立聯繫,溝通育兒問題,很實用。」社區居民劉芳說。

同樣是在社 區黨群服務中心,鹽場老年大學各項「技能」培訓備受中老年群體的青睞。

今年55歲的馬秀忠是鹽場老年大學模特專業的一名學員。「我年輕時是單位的文藝骨幹,後來忙於家庭工作也就沒有時間繼續自己的愛好了,退休了,在社區里有這樣的老年培訓,我當然要參加一下了。」馬阿姨笑著說。

據鹽場老年大學校長周蓉介紹,鹽場老年大學目前包括各類樂器、舞蹈、模特等20個專業,77個班,32名專業老師。穆柯寨社區為老年大學提供了免費的場地,學員也大都是附近的居民,他們按照自己的時間報自己感興趣的專業。

「社區服務千絲萬縷,但都離不開具體的人。小孩能在社區健康快樂地成長,孩子開心家長放心,老人能在社區各項活動中豐富自己的老年生活,把日子過得像年輕人一樣精彩,這正踐行了社區服務的初心。」蔣冬妹對記者說道。

記者手記

社區是一個「大家庭」的概念在穆柯寨社區有了具體的表現形式。志願者就是居民,居民自己幫自己,矛盾不上交就能得到解決,實在自己解決不了的,上報上去耐心等一等,也都可以得到一個滿意的答覆,就很像家人之間,沒有什麼事兒是過不去的。

另一個感觸比較深的是一老一小的服務項目。面對青少年和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開展不同的服務項目,分擔了一個家庭里很大一部分的關懷壓力,這對於今天這樣快節奏的生活情境下的中年人是 「及時雨」一般的存在。

基層治理有溫度,應該就是這個樣子了吧!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安 娜 文/圖

編輯丨孫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21d27a1e17fbb29d041887fc36f28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