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婚姻講究個門當戶對,可偏偏深陷愛情的年輕人們總聽不進去這句話。在他們看來,愛情的生命力可以旺盛到衝破一切阻礙。當生活將熱情褪去,回歸平淡之時,也就是問題爆發之時。
-01-
鳳凰男有著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吃苦耐勞勤奮好學。費勁千辛萬苦才站到別人輕而易舉就能來到的高度。於是成功之後內心強烈的喜悅感,讓他們特別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說白了就是極度好面子。
小瑞承認自己是個瞎眼的大傻子,因為當年她不顧父母反對好友勸阻,誓死要嫁給老公張軍。本以為自己為愛犧牲的精神特別高尚,不想,婚後的生活結結實實給她來了個過肩摔。
張軍和小瑞都不是大城市的孩子,張軍是農村孩子,小瑞是小城鎮姑娘。兩個人在大學相識,來到陌生的城市,相比那些從小就生活在大城市裡的孩子,他們顯得尤為自卑。
他和小瑞就是在同學老鄉會上相識的,當時的張軍渾身散發著光環。受到不少姑娘的青睞。小瑞也是其中一個,她看中的不光是張軍的能力,更是這個人的集體責任感。
戀情發展得很快,大學時光過得更快。小瑞打算一畢業就嫁給張軍,一方面她打從第一眼看見他,就認定了這輩子非他莫屬,另一方面她也擔心,走出校園後他們之間的感情再起什麼變故,畢竟在校期間就有不少女孩子也喜歡張軍。
-02-
愛情這件事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其中的感受,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在小瑞眼裡,張軍就是那個踏著七彩祥雲的英雄,但在她父母和好友眼裡,張軍不過是一個條件一般的窮小子。並且他這種家庭環境複雜,以後的生活瑣事,小瑞這種傻姑娘根本應付不來。
父母的勸阻和好友的提醒,在早已被愛情沖昏頭腦的小瑞眼裡不光是無知更是物質。為了擺脫這種苦口婆心的轟炸式阻止勸說,小瑞以死相逼。看她這樣堅持,誰也沒敢再說什麼,違心的給了祝福。這段糟糕的姻緣也就此拉開序幕。
婚後的張軍仿佛變了個人,對小瑞再也沒有了從前的熱情,顯得有點不上心。畢竟,他心裡很清楚,小瑞為了和他在一起做出了多大的犧牲。必然事事以他為主,萬不可能輕易離開他。同時,也正因為此時,讓他在老家人的眼裡占盡了風頭,簡直就是「別人家孩子」的典範。
兒時的玩伴還在為生活苦苦奮鬥,他們的父母還在為孩子娶不上媳婦,女方家苛刻的要求高昂的彩禮發愁。他卻衣錦還鄉率先成家,雖然娶的不是城裡富家姑娘,但小瑞死心塌地跟著他,一分錢彩禮沒要。張家的父母逢人便說自己有福,兒子有出息,娶媳婦不花錢還倒貼。
小瑞對公婆這種行為並不在意,她覺得只要二老開心就好,老人就像個孩子,喜歡顯擺。但接下來接二連三發生的事情,讓她真的笑不出來。她和張軍的生活得完全按照他的想法安排,就連她回趟娘家都要有正當理由。張軍家的風俗,媳婦經常回娘家,代表婆家不好。張軍說:「我家哪一點虧待你了,你三天兩頭想家?」
光這也就算了,小瑞三年生了兩胎,都是閨女。公婆思想陳舊頗有微詞就算了,更氣人的是張軍也處處指桑罵槐說她晦氣,要斷他香火,對小瑞和孩子不聞不問。當時大閨女出生的時候正好趕上大嫂生二胎,家裡同時填了一男一女兩個寶寶,公婆非常開心。張軍也沒說什麼,只是急著生二胎,似乎在跟自己兄弟攀比什麼。然後二胎生出來後,還是個閨女,他就像泄了氣的皮球,整天垂頭喪氣。
-03-
因為小瑞生了兩個女孩,這讓張軍之前在村裡的風采多少顯得有些暗淡。也有好事的鄰里私下裡說:「這白撿的媳婦就是不行,一分價錢一分貨呀。」
說這種話的人滿心的嫉妒,但張軍竟然在內心深處有點認同。家族責任感極強的張軍,對小侄子疼愛有加,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個男孩才是他親生孩子,那兩個閨女是鄰居家娃。
小瑞對此非常傷心,不止一次提醒老公,閨女才是他們的親生骨肉。可在張軍眼裡,他們老張家只疼男丁,女孩遲早要是別人家的。這麼年輕的人竟然有這種老古董思想,著實讓人非常震驚。小瑞跟自己父母訴說此後,岳母想著兩個孩子更結婚沒幾年,還在磨合期,多念叨念叨日子過久了就好了。
沒想到張軍不光聽不進去勸說,還頂撞岳母:「我家裡的事,輪得著你管嗎?」
這可把小瑞氣壞了,當初看你勤奮善良有擔當,不惜一切嫁給你。到頭來,你是只對自己老家的人善良有擔當,我這個妻子從一開始就是個外來的路人。
-04-
鳳凰男在婚姻里的共性就是,自私,極度自私。自大自負同時又自卑。家族使命感強到失去自我,一邊高喊著打破「傳統糟粕」,一邊維護著有利於自己的「傳統美德」。
在鳳凰男看來,結婚女方要彩禮的傳統就是糟粕,需要摒棄。但是婚後男主事女持家就是美德,需要遵守。一邊喊著男女平等,都要掙錢養家,一邊假裝深諳世事,自古媳婦都要無條件孝敬公婆。
小瑞遇到的就是典型鳳凰男,在他的世界裡面子最大,其次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和女兒排在最後,至於妻子的娘家人,你們又算哪根蔥?
唯晨獨愛心理情感,檐下煮酒,等你話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