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34歲的小沈因為一次體能拓展訓練,差點丟了性命。
訓練後突然昏倒
小沈平日裡身體非常好,上個月,他和同事約好一起參加體能拓展訓練,第一次挑戰自己的運動量。
然而,運動項目才完成一半,他就覺得有些不舒服了。
當時室外溫度是28℃左右,意志力很強的他還是想挑戰一下未完成的項目,於是咬牙堅持,最終到達終點。
誰知剛到終點, 小沈便 昏倒在地,並伴有全身無力的現象。
隨後,小沈被120送到浙中醫大二院搶救。經檢查,小沈出現了低血壓、心力衰竭、肝腎功能和心肌功能損害等情況。
在進行了一系列先期搶救處理後,小沈被送到該院急診ICU病房做緊急救治。後經多項檢查,小沈被確診為「橫紋肌溶解症」。
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周冰之介紹,人的肌肉分為心肌、平滑肌和骨骼肌。其中心肌和骨骼肌是有橫紋的。橫紋肌溶解症多數發生在和肢體運動有關的雙上肢、雙下肢。
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周冰之告訴記者,目前,橫紋肌溶解症在國內的發病率尚無明確統計。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發病率為萬分之二,其病死率在70%-80%。嚴重者會出現急性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
肌肉溶解對人體的危害比較大,因為人的大量肌肉被破壞後產生肌紅蛋白,而肌紅蛋白在由腎臟排泄的過程中會堵塞腎小管,導致急性腎衰。
另外,由於人的大量細胞被破壞,導致血液內血鉀濃度增高,這種高鉀狀態還會導致心臟驟停甚至猝死。此外,還會對腦功能造成損害。
「並不是所有的橫紋肌溶解症都會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會並發急性腎功能衰竭,需要緊急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由運動引發的急性腎衰非常少見,多數還是因為車禍碰撞或者擠壓嚴重引起。」周冰之說。
周冰之表示,如果是一些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或者只有一定運動訓練量的人,一下子投入到過於劇烈的運動中來,就很容易發生橫紋肌溶解症。
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橫紋肌溶解症患者比較多,但嚴重到住院程度還是比較少。」周冰之說,因運動過量引發的橫紋肌溶解主要見於年輕人,假期學生尤其多。
「上學期間孩子們沒機會玩,放了假跑出去打球、到處跑,因為平時沒有鍛鍊,一下子瘋玩導致運動過度,再加上天熱運動量大出汗多,人容易出現脫水狀況,就更加容易出現橫紋肌溶解。」周冰之說,「這些人的共同症狀是肌肉酸脹,小便顏色變深。」
周冰之介紹,橫紋肌溶解症一般表現為急性肌肉疼痛、痙攣、肌肉腫脹、褐色尿液等。此外,一系列血液檢查還會出現很多指標異常,例如肌酸激酶、肌紅蛋白的異常升高、血尿素、肌酐、尿酸升高等。
因此,如果在突擊劇烈運動後出現了低熱、褐色尿液、腰膝酸痛、四肢無力等症狀,就應考慮到發生橫紋肌溶解症的可能;
一旦懷疑是該病,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早期治療可以有效防止病情加重。
【延伸閱讀】
怎麼運動減肥,看看醫生怎麼說
周冰之說:「有人想通過大運動量鍛鍊減肥,這其實很不好,不科學,減的不僅僅是體重,是在減壽。」
比較好的減肥方式,應該和胖起來的過程一樣,慢慢減下去,遵循三「定」原則——
定時運動:每天抽一個固定時間段運動,時間一長,身體就會產生記憶,在這個時間段開始調節身體潛能,效果比不定時運動要好;
定量運動:不是運動量越大越好,適合自己的強度最好;
定強度,每周不低於5次,這樣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如何判斷運動過度?
頭暈、呼吸困難、定向力障礙、精神恍惚、心臟跳動快和脫水,如果出現以上反應,你就可以停下運動了。
此外,如果你出現容易激動或抑鬱、睡眠質量下降、精神萎靡、嗜睡並伴有體重下降、食慾降低和頻繁的疾病時,那麼也代表已運動過度了。
周冰之表示,普通人每天堅持慢跑或打球,儘量保持在最合適心率25分鐘。最合適心率的計算很簡單,直接用(220-你的年齡)×65%即可。
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
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
這樣就不容易運動過度啦!
你學會了嗎?
來源:時報記者 潘潔 通訊員 馬飛煒
編輯:孟泓穎
轉載須申請授權並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1Ukp3IBiuFnsJQVTZJ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