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壓倒東風!中日韓排不進前列,亞洲人均GDP誰最高?

2023-10-14     財說得明白

原標題:西風壓倒東風!中日韓排不進前列,亞洲人均GDP誰最高?

前些年亞洲的四小龍全部都在東亞南亞,與西亞似乎沒有關係。

而這些年以GDP的體量來算,全球排名第二的是中國,排名第三的是日本,排名第五的是印度,也全部都在東亞和南亞。

但想不到,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另一項GDP排名中,亞洲排名前列的,居然並不是中日韓。

01

前不久IMF公布了亞洲各國的人均GDP排行榜,所使用的數據是2002年的年度數據。

在亞洲,以人均GDP來計算,特別占有優勢的國家,毫無疑問是資源出口型的中東產油國。

同樣是出口為主,印度和越南要靠製造業辛辛苦苦的做出來,但由於製造產品集中在低端產業鏈,所以利潤不高。

但是中東產油國卻完全不同,把石油挖出來所耗費的成本並不多,但是把石油賣出去,利潤卻非常的高。

因此在這一份榜單中,卡達占據了全亞洲的冠軍位置,人均達到84425美元。

阿聯在第4位也達到了5.1萬,科威特第5位,人均GDP達到了3.8萬。

而最大的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因為人口多一些,所以人均3.18萬排在第9位。

在其後還有好些中東的產油國。

02

不過對於這些產油國來說,同樣也面臨比較大的經濟問題,產業結構比較單一,受到油價的影響導致經濟波動比較大。

最近這兩年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度的攀升,大多數時間都在80美元到120美元之間,這也導致了中東產油國的GDP大幅度的上升。

但是如果我們回顧2020年前後的一段時間,國際原油價格不足40美元,甚至很長的時間徘徊在20~30美元之間,但其實中東產油國的GDP,只是現在的一半左右。

也就是說這些國家的GDP基本上就是隨著油價的上漲下跌而上漲下跌。

還有另一個更嚴重的隱患。

由於現在石油的定價和結算還是以美元為主的,所以這些國家的經濟其實被美元所綁架。當然這也是中東產油國正在致力於使用其他貨幣進行石油貿易結算的最根本原因。

這又導致了一個新的問題,一旦動搖了石油美元體系,產油國可能會遭到美國的強烈報復。

03

日本和韓國以人均GDP來計算,在亞洲排名第7位和第8位,表現並不算突出,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這幾年受到國際的影響,這兩個國家在出口貿易和內部經濟方面都遇上了一定困難。

而且兩個國家還共同面對責,勞動力減少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中國的人均GDP排名在第12位,根本原因在於我們高達14億的總人口數。

不過,中國大陸的人均GDP雖然沒有排進前10名,但是如果按地區來計算,港澳台都排進了前10名。

在2022年中國香港的人均GDP達到了4.9萬美元,相當於第4名的阿聯和第5名的科威特之間。

與上一年相比,香港的這一數據下跌了619美元,相信這次與疫情影響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香港是一個旅遊城市,疫情的影響造成香港的旅遊業和相關的零售業、服務業等都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而中國台灣則以人均GDP3.26萬美元,排在第7名的日本和第8名的韓國之間。

2021年中國台灣的人均GDP還落後於韓國,而在2022年已經對韓國完成了超越。

另外是中國澳門,去年的人均GDP為3.15萬美元,在第9位的沙烏地阿拉伯之後。

不過疫情的影響對於中國澳門來說似乎衝擊更大,2021年人均GDP高達4.4萬美元,但是2022年卻減少了1.25萬美元,下跌幅度接近30%。

如今的澳門迎來的好消息,疫情已經過去,管控措施也已經放開,澳門的旅遊業和博彩業得到了明顯的恢復。

PS:第一時間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覺得文中資訊和觀點對您有幫助——

——請給本文點上「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175adaa2a437498ae68e3bdd3d38f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