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虹登頂熱搜,分紅4.2億翻車,她也要涼了?

2022-04-22     小丑哥哥侃娛樂

原標題:陶虹登頂熱搜,分紅4.2億翻車,她也要涼了?

名和錢,不能啥都要!

昨天,

#陶虹從張庭夫婦公司分紅4.2億#登上熱搜,全網炸了。

讓人暴怒的點主要有兩個:

有人感慨:明星們的錢真多,都是億來億去,普通人不老不死不失業,1000年也未必賺到這麼多錢!

有人惋惜:老戲骨陶虹也涼涼了,名利雙收那麼多年,還參與傳銷,吃相未免太難看,童年濾鏡碎了!

曾經有明星懟網友:

「我的人生,關你×事!」

但作為公眾人物,他們吃著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紅利,賺得盆滿缽滿,

卻不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責任何在?

陶虹真的差錢嗎?

2014年,「微商」興起,

張庭的TST大張旗鼓地支棱了起來。

陶虹作為合伙人,只要拍拍照、發發視頻、站站台,就能參與分紅。

用野路子獲得的金山銀山,總有坍塌的一天。

4個月前,張庭公司因「涉嫌傳銷」被凍結財產,經常助陣的陶虹因此受牽連。

從張庭公司獲得的4.2億紅利中,有2.6億是傳銷分紅,怪不得網友怒值飆升。

退一步講,被推上風口浪尖的陶虹真的差錢嗎?

觀眾對陶虹的印象多停留在「雙料影后+雙視影后」上,一直是口碑不錯的頂級演員。

秦海璐甚至羨慕地說過:

「陶虹要不不演(戲),一演就拿獎。」

作為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她是正兒八經的「體制內」,從2020年就開始享受特殊津貼。

多年如一日的口碑、從不拉跨的演技,因為在直播間裡跟著張庭甩頭勁舞被敗光,可惜又可恨。

而陶虹之外,曹格、張馨予、劉濤、明道、林志玲都曾為張庭的TST產品站台或代言,也直接或間接地從傳銷中獲得了紅利。

他們,每一個被點名,都不無辜。

說到底,不過是明星賺錢太容易,

在巨大的財富面前,很少有人做到不迷失。

明星和普通人的壁,有多厚?

前段時間,關曉彤及關聯奶茶店因合同糾紛被起訴,

出問題後,公司第一時間站出來幫關曉彤撇清關係。

關曉彤工作室則直接發聲,要對網絡言論依法追責。

關曉彤可能忘了,在奶茶店開業宣傳時,她既是店長也是代言人,甚至宣稱參與奶茶調配。

利用明星效應賺錢時大力吆喝,出了問題就撇清關係,人不要活得太精明。

類似事件還有汪涵代言的「愛進錢」爆雷,媒體報道稱,37萬人被騙了

230億。

有投資人表示:「當時是看了汪涵的廣告,相信汪涵才把錢放在涉事理財產品中的。」

一時間,汪涵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網上傳出多人拉著橫幅的照片,上面寫著:「汪涵請出來還我血汗錢。」

不管是明星、演員還是偶像,作為公眾人物,

鏡頭下的他們本該擁有高於普通人的道德標準,因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很多人的三觀。

所有人都知道,在這個年代,那些知名演員,真的不差錢。

2016年,羅振宇就透露過,某位歸國頂流的片酬差不多有

8000萬到

1個億。

而在某資源網站上,一個剛剛紅了幾個月的明星,廣告代言費約在

800萬元左右。

動不動就百萬、千萬、甚至上億,再對比CHIP的最新數據:

某些人偶爾站站台,就能賺到普通打工人一輩子也想像不到的錢。

作為公眾人物,他們不僅沒有成為榜樣,反而靠著名氣紅利,吃著人血饅頭。

道歉有用嗎?答案不言自明

除了關曉彤等個別案例,明星站台、代言翻車後,

最常見的操作就是道歉。

去年,奶茶品牌「芝蘭茶」因詐騙被曝光後,代言人馬伊琍在網絡發表致歉聲明,向受騙的人和加盟商表達歉意。

明星站台五花八門,踩雷後,操作出奇一致:

「道歉+解約」「我督促,不負責」「當下自省,未來嚴謹」……

在某種意義上,站台明星就是詐騙的幫凶。

道歉有用嗎?答案不言自明。只要風波一過,就是「下次還敢」。

根本問題還是誘惑太高,代價太低。

當然,也有不少良心演員在道歉之後做出了讓人服氣的事情。

那場轟轟烈烈的離婚案之後,卡里只剩十幾萬的王寶強,借了

300萬交訴訟費,其中還包含

180萬的稅。

20萬。爆雷後,擔任過首席體驗官的王寶強配合相關部門,退回了

440萬代言費。

上個世紀,演員的片酬還沒有像現在這麼瘋狂,

老戲骨李雪健迫於生計接了一個含片的廣告。

其中的一句廣告語是:

「沒有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

沒幾年,他就在《搭錯車》里演一個啞巴,沒有聲音,照樣演得惟妙惟肖。

回顧自己當年的廣告語,李雪健覺得自己誤導了大眾,從此再也不接商業廣告。

他說:「有些事是可以做的,有些事是不可以做的,你要考慮到你是公眾人物。」

公眾人物站台賺錢,真的可恥嗎?

雖然戴建業不是演員,但憑藉「畫風清奇」的講課視頻獲得百萬點贊,成為流量時代的大網紅。

隨著名氣大漲,戴建業開始頻頻接受講座邀請,接受採訪,參加活動。

一次課堂上,一位學生質問他:「我們承認你的課程很好,但是你這樣為了錢到處走穴,有一個文人學者的風骨麼?」

戴建業哽咽道:

這個畫面讓戴建業大受衝擊,才開始頻繁地講座賺錢。

普通人都能理解,只要賺錢的路子是正的,任何方式都不應該被批判。

還有很多演員,在金錢面前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原則。

王志文從來不接任何廣告,曾有商家拿了

800萬找他拍廣告,被一口拒絕。

王志文說:「錢,我喜歡,我跟它沒仇。有些途徑掙錢快,但那錢我掙得不舒服,我覺得是在買賣,而且賣的就是這張臉,我覺得挺沒勁的。」

老戲骨李保田也曾在採訪中表示:「我不喝酒,我就一定不能說,這個酒多麼多麼好;我沒有什麼病我不能說,哪個藥一定管用。」

有人憑自己的本事正當賺錢,有人為了名聲小心堅守,他們不同的選擇,都是一種無聲的立場,

只要道路是坦蕩的,就值得每個人敬重。

寫在最後:

陶虹曾在一次採訪中表達過自己對於演員片酬的看法:

「如果是有人要給我這麼多錢,我可能會先問問我自己,我為什麼值這麼多錢?」

不知道這段話,她自己是否還記得。

很多人直到樓塌了之後,才會恍然反思過往,意識到那些自己憑實力賺來的人品,是怎樣在快錢面前敗光的。

人生只能圖一頭,什麼都想要,是不大可能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0e393145ad8775743da0ef986302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