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漪:教師的工作質量與民族和國家的命運休戚與共、血肉相連 | 我心中的教育家精神①

2023-11-13     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於漪:教師的工作質量與民族和國家的命運休戚與共、血肉相連 | 我心中的教育家精神

開欄語

今年教師節前夕,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致信與會教師代表,勉勵廣大教師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為深入學習貫徹教育家精神,中國教育報推出「我心中的教育家精神」系列微視頻,特別邀請「人民教育家」於漪等分享學習體會與教育感悟。

已關注

關注

重播分享

關閉

觀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載

    正在加載

    退出全屏

    視頻加載失敗,請刷新頁面再試

    刷新

    視頻詳情

    於漪,中共黨員,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曾任全國語言學會理事、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長期躬耕於中學語文教學事業,為推動全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作出突出貢獻。曾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等榮譽稱號。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於漪「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

    於漪談教育家精神

    o 教育家精神既有中國傳統師道文化的根與魂又有時代特徵

    教育家精神非常具有中國特色,它有中國幾千年師道文化源泉里的根和魂,又具有時代特徵和時代精神。教育家精神為教師隊伍建設樹立了精神世界的高標,同時也從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高度,為實現目標提供了具體實踐要求與根本遵循。教育家精神把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崇高使命界定得十分明確,是一盞指路明燈。

    o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是教育家精神的靈魂所在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是我們的理想信念。這一條是教育家精神的靈魂所在。人有了精神支柱才能立得直、走得穩、走得對,靈魂就發光,生命就有力量。人活著都要追求意義。人的價值在於精神世界的高貴,精神世界高貴起來,人就有了品質,有了氣派,有了氣象。

    o 教師的工作質量與民族和國家的命運休戚與共、血肉相連

    教育是以人育人的工作,以生命喚醒生命,以生命塑造生命。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忠於國家、忠於人民的人,就要在他的心中播這樣一種理想信念的種子。教師作為播種者,必須心中有理想信念的熊熊之火、明燈一盞。教師的工作質量與民族和國家的命運休戚與共、血肉相連。當把個人的工作和大我融在一起,我狹小的心就有一個廣闊的宏大的宇宙。

    o 教師在完成育人使命的過程中創造生命的價值

    為什麼要至誠報國?什麼叫至誠?一心一意,全心全意,也就是陶行知先生講的「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教師的每堂課都影響到孩子生命的質量,教師在完成黨和人民交給你的育人使命過程中,創造了生命的價值。因此,我一輩子有一句話,是我的人生信條——生命與使命同行。

    o 理想就在崗位上,信仰就在行動中

    理想的實現追尋不是靠想像,而是要靠身體力行。就是言為士則、行為世范,啟智潤心、因材施教,勤學篤行、求是創新,樂教愛生、甘於奉獻,胸懷天下、以文化人這五個方面。這是非常精彩具體的實踐要求,內涵非常豐富。

    我自己的想法,一輩子就是一個詞來概括——實幹。因為我一直認為,理想就在崗位上,信仰就在行動中。怎麼實幹?我自己的體會是,要一絲不苟地干,因為你面對的是孩子的生命。要攻堅克難地干,因為育人的過程十分困難。要上好每堂課,要把知識講得深入淺出,讓所有的孩子聽得懂而且聽得快樂、聽得樂意接受,啟發他的求知慾談何容易!要改革創新地干,今日的美好是過去的追求得來的,明天的美好需要我們去創造。

    o 為孩子們打好生命的基礎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

    我深刻領悟到做教師這個工作,要有理想信念明燈一盞,言行等很多方面也要有根本遵循。這樣就能夠把生命當中最精彩的能量發掘出來,為國家做貢獻,為我們這片土地上的孩子們打好生命的基礎——這就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

    總監製:張文斌

    總策劃:周飛 陳星

    策劃:張國華 張晨 俞水 易鑫 冀曉萍 劉博智

    編導易鑫 任赫

    統籌計琳 劉博智

    採訪易鑫 任赫 梁瑞哲

    攝像任赫 梁瑞哲

    剪輯任赫

    包裝任赫 王榮佳

    責任編輯任赫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下方圖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中國教育報好老師APP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0d6e0da03ac18eebe68060ed4cb57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