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婚老伴是豪門》上線後連續五日霸榜第一,抖音話題量已超23億;《閃婚五十歲》《老炮兒之上陣父子兵》的抖音話題量也分別達6億、3億左右。
近兩個月,中老年劇在短劇榜單中紛紛屠榜,霸占WETRUE短劇熱度榜。
短劇之風,還是卷進了銀髮賽道。
據法治日報10月21日報道,中老年題材的爆火,轉變了短劇行業的業內觀念:小鮮肉變成「老霸總」,同樣能成為「流量密碼」。
這正對了廣東人林涵85歲外婆的「胃口」,老人對短劇中的離譜劇情樂此不疲,願意每天花幾個小時觀看。江蘇人方燦65歲的父親也是個「短劇迷」,每天在沙發上隨意一躺,就能連續刷上幾個小時,他同時在看5部短劇,手機上有上百個短劇小程序。
如果說「霸道總裁愛上我」「贅婿復仇」等爽劇模式早已為人所熟知,那麼最近開始流行的「霸總愛上保潔阿姨」式短劇,又刷新了很多網友的認知。
在《女人四十好孕來襲》中,20多歲的集團總裁與40歲保潔阿姨發生「一夜情」,出手就是50萬元支票;在《保潔老媽無極歸來》中,中年保潔阿姨與年輕霸總要談婚論嫁,結果發現男主父母是自己的大學同班同學……看的人尷尬症都犯了,難怪很多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吐槽,「國產短劇已經瘋了」。
酣爽之餘,國產短劇精準圍獵中老年群體的趨勢,理應引起高度重視。
據北京日報10月17日報道,自今年6月以來,內容指向於中老年群體的短劇屢屢屠榜,爆款一部接一部,被年輕人拋棄的甜寵劇正被他們的爸媽「接盤」,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流行。數據顯示,在為短劇買單的用戶群體中,45歲至64歲的中老年人付費行為最為活躍。
過去一年我國的新增網民中,超1/5為60歲及以上的老人,這群有錢、有閒的「網際網路新人」正成為消費陷阱、詐騙套路的新獵物。
據人民日報10月10日報道,《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統計,經常觀看微短劇的用戶占比達39.9%,曾為微短劇內容付費的用戶占比達31.9%。有諮詢機構估算,2023年國內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同比上升267.65%。
據澎湃新聞,微短劇作為一種新興的娛樂方式,適應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時間碎片化的特點,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只能迎合低俗的口味,炮製狗血的內容,更不代表它可以「精準收割」中老年人群體。
人人都曾年輕,人人都會老去。「銀髮一族」為家庭、為社會忙碌了大半輩子,幫助他們晚年生活更加無礙無憂,是理所應當的溫暖回饋,也終將惠及你我。
對整個微短劇行業來說,更應該沉下心來,端正創作態度,用平實、生動的方式講好故事,自覺擯棄極端和低俗等不良導向。
綜合法治日報、人民日報、北京日報、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