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懷念做實事有人情味的老市長

2022-12-29     抱朴財經

原標題:人民懷念做實事有人情味的老市長

大家懷念的是一個時代,一個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時代。

作者:今綸

廣州市原市長黎子流先生於2022年12月25日在廣州逝世之後,廣州人、佛山人在自發紀念這位老市長。

這是令很多外地人以及不熟悉黎子流的網民們頗為驚訝的一件事,尤其是在形勢比較複雜的當下,黎子流何以獲得如此之高的讚譽?

其實就一句話:黎子流辦實事,說人話,有娛樂精神。

01 順德「破冰人」黎子流

黎子流辦實事是有目共睹的。

黎子流起步於順德縣七區土改隊員,後一路升遷至順德縣委書記。

在順德當書記的時候,他就敢搞事,不安分。

在1978年的時候,順德最大的企業是糖廠。

黎子流上任之後開始推行包產到戶,還帶隊到香港、澳門學習,積極探索發展工業。

1978年8月8日,順德建成全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容奇鎮製衣廠。

容奇鎮製衣廠生產車間

這個當時只有300人的製衣廠,一年就凈賺了20萬美元。

在信息接受方面,在大家都不敢收看香港電視的時候,黎子流認為,不能把香港電視節目看作洪水猛獸,他認為了解港人在投資辦廠、法治管理、科技成果、文化動態等方面的信息,對順德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所以,順德很早就打破禁區,允許收看香港電視節目。

他還鼓勵順德人通過收看香港電視,認真借鑑發展經驗,解放思想,開闊視野,拓寬思維,轉變觀念。

既要看香港電視,也要發展經濟。

說黎子流是順德的「破冰」之人毫不為過,今時今日的順德在縣域經濟比拼中遙遙領先,其實還是得益於黎子流這一代順德人的改革紅利。

人民懷念什麼樣的人?

懷念那些做實事,有擔當,真正讓老百姓賺到錢的官員,人民總是喜歡人民幣,人民總是很實在。

02 廣州市長任上攻堅克難

1990年~1996年,黎子流任廣州市市長。

就是在廣州市長任上,他留下一句名言:「得就得,唔得就返順德」。

他為什麼會說這句話呢?其實也是被逼急了,做好了破釜沉舟,告老還鄉的準備。

他剛上任廣州市長時,面臨城市交通的擁堵、電力的短缺、個別國企背負沉重債務等諸多問題,非常焦慮。

「一年之內不解決民生用電問題,得就得,唔得就返順德。」黎子流這句話其實是他早年為解決廣州用電難問題立下的軍令狀。

後來,他真的解決了廣州的民生用電問題,多年後接受記者採訪時,他還在說:「當時搞得我頭都暈了」。

早在1959年,時任廣東省省長陳郁便有了在廣州修建地鐵的打算,但一直沒有真正開工。

黎子流認為廣州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沒有地鐵肯定是不行的,上下班太擁擠了,這個超有韌勁的順德人終於讓廣州地鐵的修建在自己任上開工。

退休後,他時常會坐廣州地鐵,為自己曾經做了點事情覺得很開心。

時至今日,還有人在感謝黎子流,據媒體報道,廣州市民龍小姐說:「當年廣州地鐵1號線開通的時候,我還爭先去排隊體驗。老市長為廣州市民辦實事,當時廣州的經濟和社會得以騰飛和發展,吸引很多人才慕名到這裡工作和生活。」

黎子流任內的機場立交建設、東風路取消紅綠燈等項目至今有人談起,至於為了籌集地鐵建設資金而開發的珠江新城,如今已是新的廣州市中心。

人民懷念什麼樣的市長?

懷念真正幫大家解決問題的市長,這些問題都與民生有關,一旦解決,幸福指數迅速上升,叫人怎能不感謝?

人民心中有一桿秤,它有時候顯示數據,有時候可能因為某些複雜的原因不顯示數據,但無論是否顯示,那些數據都在那裡,那些數據是人心,是歷史,是城市的記憶。

有個詞說得極好:史筆如椽。

黎子流的廣州工作經歷擔得起「兢兢業業」四個字。

03 平民黎子流擁有很多段子

順德的黎子流是改革先鋒,廣州的黎子流是攻堅能手,這都是工作中的黎子流。

但黎子流的另外一重特殊貢獻不容忽略,即他個人對廣府文化尤其是粵劇的光大是功不可沒的。

黎子流曾以「慎終追遠、開拓奮鬥、包容共濟、敢為人先」來形容廣州的城市性格。

黎子流認為粵劇不僅音樂和唱腔優美,還能言簡意賅地概括歷史事件,精美的粵劇作品,代表著劇作家精湛的傳統文化水平。

黎子流老市長、廣州市曲藝家協會主席何萍演唱粵曲《高山流水萬古情》

但更多平民大眾記住黎子流不是因為粵劇,甚至也不是因為地鐵,而是因為黎子流並不普通的普通話。

關於黎子流的普通話段子是廣佛區域最為令人開心的段子之一。

他有一次去北京開會,服務員問「你幾樓?」

他聽成了叫他「黎子流」,還驚喜反問,「你怎麼認識我?」

有一次,黎子流負責接待一位北京來的高級別領導,請領導吃火鍋時,他熱情地說:「先滾先吃,先吃先滾,邊吃邊滾,滾完再吃,吃完再滾。」廣州話中「滾」相當於普通話中的「燙」,意思是讓肉菜燙熟了再吃,領導完全聽不明白,一頭霧水。

有記者問黎子流民間流傳關於他的段子是不是真的,黎子流說:「有一部分是真的,有一部分是假的,但是真的那一部分很多時候又經過加工的,不過既然大家傳得那麼開心我也沒所謂。」

2022年7月底,在《粵劇表演藝術大全·音樂卷》首發式上,自嘲「普通話太普通」的黎子流在台上「金句」頻出。

「我今年91歲了,雖然年紀大,但是還有追求和心愿,我仍然歸田未解甲」、「歲月留不住,但是心境可以年輕」……

最後,黎子流還用粵劇唱腔唱出陸遊《再進沈園》中的詩句,「兩鬢雖秋,我豪情未改」。

市長黎子流的另一面是平民黎子流,尤其是退休之後的黎子流更是廣州城裡最為受人歡迎的鄰家大爺之一,他真的會出現在普通市民喝早茶的地方和大家一起聊天。

著名作家蔣子龍在和黎子流接觸後,是這樣評價他的:

黎子流非常坦誠,從他嘴裡很少聽到言不由衷的官腔官調。同時他在自己製造的坦誠的生命場裡,又把自己掩藏得很深。他坦誠到讓別人感受到了他的坦誠,能夠理解他,卻不讓坦誠超過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所能允許的尺度,以至於給工作、給自己和別人造成麻煩。他是個城府很深的坦誠人。一如他的相貌,外表樸拙,卻氣度豪華。他的靈魂似乎就該屬於這個時代,屬於自己的職位,並創造了無愧於自己職位的榮譽。

時至今日,黎子流已經走了,真的返順德了,但大家依然懷念他。

大家懷念的是一個時代,一個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時代。

在那個時代,有擔當的黎子流即使每次開會都挨批,他依然頂著風雨往前沖。

在那個時代,有韌性的黎子流總是想做事,想解決問題,希望市民的荷包鼓一點再鼓一點,希望城市的經濟好一點再好一點。

在那個時代,有幽默感的黎子流即使成為段子中的靈魂人物,他也是一笑了之,因為他是有娛樂精神的老人家,這是一種格局,更是一種胸懷。

人民懷念做實事有人情味的老市長,這是一種最為樸素的情感表達,也是世道人心的真實底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06a6a9ecb0908717f44be868dd1d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