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晚上,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了《2022年4月份國產網絡遊戲審批信息》,並且向外界發布了過審的4月遊戲名單。
事情一經傳開,微博熱搜上的相關話題討論度也迅速躥升,不少吃瓜網友都來圍觀此事。
據了解,4月份獲批名單里包括的遊戲有西山居《劍網3緣起》、帕斯亞科技《沙石鎮時光》、心動網絡《派對之星》、雷霆網絡《塔獵手》、三七互娛《夢想大航海》等遊戲。
這件事的發布,或許也將意味著之前時隔8個月的「版號寒冬」終於要到頭,國產遊戲版號也可以重新啟動下發了。
01.版號來嘍!
去年7月份,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了87款遊戲版號過審名單,自從那一次版號發布之後至今,便再也沒有公布過新的版號審批信息。
這件事情的出現也給國內的遊戲行業造成了很大的打擊,根據去年年末的資訊報道顯示,在版號停發的五個月里,有1.4萬家的遊戲公司申請註銷,其數量占比幾乎追上了2020年全年的80%。
短短兩年間,國內註銷的遊戲公司將近4萬家,大多數為中小型公司,而那些大型公司雖然不用遭遇關門的險境,但是也不得不做出大規模裁員的決定來進行自救。
說起版號停審的原因,可能跟當時國家部門出台的史上最嚴「防沉迷政策」有關。
如今,新版號的發布對於很多苦等了好長時間的遊戲公司而言,如同盼到了曙光來臨一樣令人興奮。
版號公布的當天晚上,心動網絡的CEO黃一孟老闆便在社交平台上發動態來慶祝一下自己的激動心情。
這看似誇張的反應背後,也能夠體現出遊戲公司高管對版號發放的渴望已久,還有這八個月所忍受的煎熬。
在這條消息刷屏朋友圈的同時,一些中概遊戲股盤也在此時有了起色。
截止11日晚上美股中概遊戲股收盤,網易的遊戲股小幅上漲了2.12%,虎牙的上漲2.59%,而B站的則上漲了7.23%,美股報價27.57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幾個月來,網上就有傳言稱今年都可能不會發放版號,但很快就被音數協遊戲工委相關負責人闢謠,現在便是用行動打臉謠言的時刻。
說到這次新版號發放,名單上多數都是那種位於國內二線水平,以及二線以下的中小型遊戲廠商,至於像企鵝、網易這種一線大廠則暫時沒有出現在名單上。
唯一的例外便是百度公司,其入選產品是《進擊的兔子》,玩法類型屬於豎版動作手游,風格特點則屬於黑暗童話風。
另外就是,去年年尾網上有人曝光稱百度公司的遊戲部門將被整體裁撤,原因是當時公司虧損嚴重、版號審批停止、遊戲業務發展情況不理想等等,於是為了節省不必要的成本開支故選擇將不是那麼重要的遊戲給砍了。
現在,自家開發的遊戲過審了,不知道這對於百度的遊戲業務來說,是否有挽回的局面存在呢?
不過這些都是以後才討論的事情,這次遊戲版號重啟到底向外界放出了何種消息,外界的說法也各執一詞。
有人覺得嚴抓版號這是一件大好事,有利於國產遊戲行業的發展(提高審核門檻,杜絕低質遊戲的泛濫),甚至還將此舉稱之為「光明降臨」。
但也有人表示前景依然尚不明朗,仍然無法改善其現狀,甚至可以說如此嚴抓的版號發放,還會給本來就並不如意的國產遊戲產業帶來本末倒置的發展導向。
02.寒冬並未消散
在《2021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中的數據顯示,國產遊戲市場的實際銷售收入為2965.13億元,比上一年增收了178.26億元,但增速較上年卻同比縮減近15個百分點,自研遊戲國內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558.19億元,同比增長6.51%,增速較上年同比縮減約20個百分點。
該現象背後便與版號凍結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有關,市場上線的新產品變少了,總體流水主要依靠過去的產品來支撐,但同時過去產品的帶動消費能力也會逐步減弱直至形成相對穩定的狀態,很多玩家的消費意願也隨之降低。
而版號重啟便可以改變當下這一局面,讓國內遊戲行業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也能為後續誕生的優秀產品提供一個機會。
即使在國內玩家對遊戲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國內遊戲行業依然處於一個魚龍混雜的生長環境中,儘管市面上的遊戲佳作有抬頭的趨勢,但過去那些低質量的換皮遊戲仍然占據著相當一部分的市場資源。
畢竟堵不如疏,與其靠停發版號來倒逼遊戲品質提升,還不如將那些劣質之作給篩除掉更好,一棒子打死的做法只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另一方面,業內人士表示:遊戲版號恢復之後,國內遊戲行業在保持向頭部集中、向精品集中的趨勢不變的前提下,那些自帶流量的或者與大廠有合作的公司,以及具備精品IP和自研實力、產品積累比較雄厚的公司都將是此次最大的受益者。
更有甚者,它可以推動元宇宙技術的應用和落地,而不僅僅只是提振遊戲產業這麼簡單,微軟公司的CEO納德拉曾經就在一份聲明中說過:「遊戲是當今所有平台娛樂中最具活力和令人興奮的領域,並將在元宇宙平台的開發中發揮重要作用。」
看上去,版號的嚴格審核和重啟對於遊戲行業的好處似乎特別多,實際上這些都只是理論方面的結果而已,真正實行起來時,過去的一些問題又不得不拿出來討論了。
雖然版號重啟的確可以對遊戲行業的風向產生影響,但是並不能對其發展態勢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其中來自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政策的不穩定性、疫情的反覆衝擊、版號的嚴格限制等等。
前兩個因素都是之前便早已存在的,上頭政策的打壓使從業者對於該行業的未來前景不太抱有期待,而作為遊戲產業重鎮的上海、廣州近期又受疫情困擾,給國內的遊戲產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而這個版號因素,則指的是當前遊戲版號很難拿到的狀況,有遊戲從業者向媒體反映這一現象,審核部門對於遊戲版號的限制非常嚴格,國內遊戲公司數量眾多,一些有名氣的公司旗下產品也不總是只有一款,名單上的產品數量跟這些未發行的比起來簡直就是冰山一角。
據從業者分析,版號過嚴的限制也會導致遊戲產品往氪金項目上發展,遊戲公司本就是靠遊戲的發售和運營來盈利,假若在新遊戲尚未發售的情況下,公司為了能減少一些開發成本帶來的虧損,會在現有的遊戲上想方設法迫使玩家氪金。
再者,版號資源稀缺的情況下,公司對新遊戲的開發會變得愈發謹慎,而開發新遊戲一般都涉及到創新,創新本身就帶有高風險和不穩定性,頗有幾分「不成功便成仁」的既視感。
當公司覺得風險高於回報時,新遊戲的創新性就會被打折扣,更傾向於現在市面上流行的成熟題材。
遊戲項目過度氪金,題材的同質化自然是大家都不能接受的事情,可假如說這位朋友的觀點是確有其事,那這次版號啟動帶來的不利影響也就不容忽視了。
更重要的還有一個根本性的觀念問題,社會上的人們對於遊戲向來都分兩種態度:一種是廉價且環保的娛樂方式,非常符合年輕一代的實際需求;另一種是玩物喪志、不務正業的有害事物。
而就目前來講,上級部門對於遊戲好壞的判斷標準與我們年輕人之間本就有些衝突,對於遊戲版號的審核方式和評判自然也有所不同。
過去的「版號寒冬」、遊戲分級的不完善、還有防沉迷政策的持續強化等舉動,都是比較令大家不滿的地方。
如果以上這些憂慮依然存在於國內遊戲市場的話,那麼即使這次遊戲版號恢覆核發了,背後的很多問題恐怕還是得不到解決......
03.結語
儘管遊戲版號恢覆核發依然會帶來很多問題,但就長遠角度來說,這個舉措無疑是必不可少的。
有網友認為,遊戲產品有版號對於國內利潤占四至七成的遊戲廠商來說,有助於增加公司的收入,員工有了足夠的薪酬收入也能減緩公司的裁員危機,對後期發展很有意義。
其次,遊戲的審核制度、標準都是需要時間和經驗來積累起來,任何規章的完善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這背後還存在長年累月的反覆試錯和磨合,就目前來說,一切都還處在初級的起步階段。
但不管怎麼樣,這次遊戲版號的影響會對未來國內遊戲產業的影響是好是壞,只能等事實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