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亳州渦陽縣
一段校園欺霸視頻被廣泛傳播
引起眾人憤怒
在長達7分鐘的視頻里
一名女孩被不少於5人狂扇面部
視頻中,多人圍毆一名女孩
女孩面部被扇近200巴掌
施暴者邊打邊說笑
除了扇巴掌
甚至還有腳踹、皮帶抽等暴力行為
其中一名施暴者還捧著女孩臉說
「別哭了,我都心疼了。」
事件發生後
渦陽警方立即展開調查
初步查明
這是一起發生在渦陽縣境內的
涉嫌尋釁滋事的刑事案件
隨後出了案情通報
目前
主要犯罪嫌疑人汪某某已經到案
現已對其依法刑事拘留
受害人在公安機關
學校和家長的幫助下
情緒穩定
現在案件正在進一步偵破
作為公安機關
對侵害青少年的違法犯罪
依法嚴厲打擊
從案件通報看
犯罪嫌疑人涉嫌尋釁滋事
刑法條文:
第二百九十三條 【尋釁滋事罪】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四)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
近幾年,校園暴力事件頻出
受到廣泛關注
2015年5月15日,山東省蘭陵縣的8名中學女生對蘭陵縣實驗中學一位初一女生進行群毆,她們效仿網絡中的打人視頻,將打人過程拍攝下來並上傳網絡。
2015年5月11日,江蘇省4名女生把一名17歲女生帶至賓館內,將其衣服扒光並進行毆打,並將現場照片上傳至QQ空間。
2015年6月10日,南京一名初中生被高年級學生索要錢物,拒絕後遭到毆打,後被拉至廁所並被強迫吸食大便。對方還用手機拍下毆打和侮辱他的過程並發送給其他學生和學生家長......
校園欺凌現象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青少年自身的成長特點之外
校園環境、社會環境也有關係
遭遇校園欺凌該怎麼辦呢?
哪些信號說明孩子已遭欺凌?
1. 校園欺凌的主要行為
罵:辱罵、中傷、譏諷、貶抑受害者;
打:打架、鬥毆,對受害者進行人身攻擊;
毀:損壞受害者的書本、衣物等個人財產;
嚇:恐嚇、威脅、逼迫受害者做其不願做的事;
傳:網上傳播謠言進行人身攻擊。
2. 注意這些跡象,或許孩子遭到了欺凌
1、身體傷痕
孩子身體表面無故出現瘀傷、抓傷等人為傷痕,很可能是遭遇暴力。如果孩子大熱天常穿長袖,可能是想遮掩。
2、個人物品丟失或損壞
如果孩子的鞋子、首飾、文具等個人物品經常丟失或破損,就要留心了。
3、如廁習慣改變
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廁所?學校廁所很可能成為暴力場所。
4、自尊心受挫
孩子回到家常帶著傷心、沮喪情緒,很可能在學校受到言語誹謗等精神方面的傷害。
5、自我傷害傾向
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傷害甚至自殺行為,家長都要高度重視。
6、不願上學
孩子非常不想上學,甚至逃學、裝病請假,可能是在學校被人排擠、欺負。
7、睡眠問題
失眠、噩夢、尿床等問題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的表現之一。
3. 遭遇校園欺凌怎麼辦?
【告訴孩子】
拖延時間: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儘可能拖延時間,爭取機會求救;
呼救求助: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採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
安全第一: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激怒對方;
緩解氣氛:順著對方的話,找出可插入的話題,緩解氣氛,分散對方注意力,獲取信任,爭取時間;
告訴家長:遭遇欺凌一定要告訴家長,不管遭遇了怎樣的恐嚇,不要自己承受身體和心理上的創傷。
【家長該做】
穩定孩子的情緒,理解和同情孩子。無條件地陪伴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注意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現害怕上學、害怕出門、交友焦慮等情況,藉助專業人士,從心理層面給予幫助;
第一時間和學校溝通,保持理智,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孩子。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