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五考」定高下被「打破」!學科分級漸成主流

2019-07-24   湖北留學360

新加坡「五考」定高下是什麼?「五考」又是什麼?

新加坡「五考」:小四分流、小學離校考試、中二分流、O水準考試、A水準考試!

新加坡小四學生在進入五年級前進行次分流考試。雙語成績配合數學、道德教育成績,將學生分為EM1、EM2、EM3(EM1的學生成績最好,以此類推)三類。五年級開始有三個不同類型的班級,分別是最高的普通雙語班,其次是延長雙語班,然後是單語課程班(學生可以動態調整,成績上升就上調)。

新加坡小學第二次分流就是小學畢業的離校考試,普通雙語班和延長雙語班學生通過PSLE考試之後,進入中學,根據成績入讀三種不同的課程班:特選課程班、快捷課程班、普通課程班。特選課程班,是專為那些天才少年準備的班級,小學離校考試成績全國前10%,除了正常的文理科,他們要修讀高級華文等作為語言(與英語一樣),中四結束時參加劍橋O水準考試。快捷課程班,和特選班級的差別是,他們修讀普通的母語課程,作為第二語言,沒有大量課外輔導課程。普通課程班,分為學術性普通課程班和工藝性普通課程班,一般要在考完「N」水準合格之後,才有機會參加「O」水準考試。

中二分流,新加坡四/五年級的中學生,他們在參加新加坡-劍橋普通水準會考(GCEo level)之後,英文與另外五科成績(L1R5)的積分低於20分,就可以選擇進入初級學院修讀高中課程。

劍橋O水準考試(O Level)是大英國協國家標準的初中升高中考試。學生能以O水準考試成績,申請新加坡本地初級學院、5所理工學院、私立學院,海外知名大學預科以及國際學校。

劍橋A水準考試(a level)是大英國協國家標準的大學入學考試。憑此A水準考試成績,學生可以申請新加坡政府大學,以及英國,澳洲的大學。



新加坡的分流考試目的在於從小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但是也因此引來了很多爭議,認為分流教育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所以新加坡提出,2024年起,新加坡中學實施學科分級全面計劃(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簡稱SBB),不再有快捷、普通源流之分。

而新加坡教育部從2014年起就在12所中學試行學科分級計劃(subject-based banding),該計劃旨在讓學生念中一時就能靈活選科,在2018年已擴大到所有提供普通源流課程的學校。

SBB目前具體實施方式:

在新加坡,普通(學術)/普通(工藝)源流的學生如果在小六會考(PSLE)中的英文、數學、科學和母語科目取得優異表現,可自中一起就選修這些科目里更高層級的課程。

普通(學術)/普通(工藝)源流的學生如果在小六會考的標準科目中考取A*或A,他們可選修相應科目的快捷課程。

普通(工藝)源流的學生如果在小六會考的標準科目中考取至少C,或基礎水平科目上中考取『1』級的成績,他們可選修相應科目的普通(學術)源流課程。

升上中一後,其他普通(學術)/普通(工藝)源流的學生如果在校內考試的某些科目考取優異成績,也可在校方斟酌後,選修相應科目的更高學術層級的課程。

在十二月下旬當學生去中學報到時,校方將提供符合資格的學生更多的信息和邀請函,讓他們申請選修更高學術層級的科目。



實施學科分級制度會影響學習嗎?

在新加坡,隨著學科分級全面計劃的實行,學生將根據自己的能力選讀各種科目的程度。由於學生將修讀各種不同程度的科目,這意味著學校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編班,這也能讓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一起成長和學習。

實施學科分級全面計劃後,同一個學習程度和速度的學生將被編入同一班。因此,雖然班裡有來自不同積分段的學生,但他們在同一個科目上的能力是相同的。科目的學習程度相同的學生,被安排在同一班上課,因此他們的學習能力並不會差太遠,也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甚至於同一等級的學生在同一科目中相互學習也能獲得更好的成長。

率先試行學科分級全面計劃的學校也將探索新的編班方式,當計劃陸續推出後,其他學校可以採用最佳的實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