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9102年了,你的美顏濾鏡還這麼土?

2019-11-14     丸貨wahool

你的[狗頭]很值錢

全新的自拍時代

近年,臉部濾鏡有多流行大家有目共睹,從最新以美顏為目的,到現在發展出各種千奇百怪的效果;後來隨處可見的Snapchat小狗濾鏡、韓國美顏Snow以及近年在Instagram 限時動態中那些五花八門的奇幻濾鏡,都印證了世界已邁進全新的自拍時代。

根據CNN的一篇報導指出,近年很多AR設計師以設計自拍濾鏡獲得了數以萬計的收入,

例如18歲的設計師Ana Casciello已創作了30款濾鏡,她將這些濾鏡組合以49美元在網上售賣,至今已賺取超過4000美元,她的創作亦已累積超過170億次的瀏覽次數。

社交媒體Snapchat的母公司CFO Derek Andersen曾透露,

這些AR濾鏡是Snapchat成功的關鍵,數據統計每1300萬名用家中有700至900萬名用家正在使用這功能;

臉部濾鏡的興起造就了全新的行業,目前Snapchat上已經約有100名正式的濾鏡創作者,其中部分設計是專門為耐克、芬達等品牌設計AR濾鏡,部分已經獲得了數千美元的收益,心動嗎?

都9102年了,你的美顏濾鏡還這麼土?

可是千萬別以為這產業無需任何專業知識。要創造一款更複雜的濾鏡,就需要與編碼、圖像設計或3D Modeling等知識幫助。

究竟為何會有這種[濾鏡審美]轉變呢?

為什麼這些濾鏡會成為現代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呢?

我朋友圈裡的大部分人表示自己不愛使用美顏濾鏡,因為他們認為拍照是為了「留住當下美好的一刻」,唯有真實地傳達出影像才能達至拍照的原有目的;

然而這一說辭顯然很矛盾,這些美顏濾鏡之所以流行,是因為我們普通人的主流審美追求「視覺完美」,忘記了現實本就存在缺陷,以為只要加上濾鏡就能使自己「更完美」,從而發布在社交網路,令自己更有安全感。

臉部濾鏡以美顏為起點:雙眼變大、美白、去皺紋……

隨著發展,追求差異化的新一代先鋒青年,不再滿足流水線的樣貌;與其複製別人心目中的美麗,倒不如創造出新奇又獨一無二的造型,透過社交媒體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令超現實濾鏡開始流行起來。

Aaron Jablonski的展覽

數碼藝術家Aaron Jablonski指出,社交媒體讓用家能透過這些平台傳達訊息、表達感情和建構形象;比起將自己美化成另一個Kylie Jenner,使用虛幻濾鏡的用家更希望看見經美化後的自己「與別不同」,而種種外星人面具、浮誇的卡通貼紙就是他們用以打破傳統審美、建構自我的工具。

Johanna Jaskowska

設計師Johanna Jaskowska認為,虛擬的人造美在如今的「網紅時代」根深蒂固,而既然大部分人都在追求人造美,那她就創作出最超現實、不合乎常理的濾鏡吧,於是她創造了超現實濾鏡「Beauty 3000」,更獲得超過2億人次使用。

近年經常與超現實濾鏡相提並論的還有虛擬人物Avatar,不少數碼藝術家希望透過創作出與主流審美不符的虛擬人物,打破傳統價值和審美。無論是虛擬人物還是濾鏡,以虛構之美打破現實框架本來就耐人尋味。

追求人造美也不是近年才出現的現象,千禧年代備受熱捧的大頭貼便是最好的印證。

「大頭貼」的時代看似已經過去,但其實它以另一種更高端的形式──臉部濾鏡──來到生活之中。其實我們追求虛擬美的心態一直以來都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是外部的包裝,正如Jablonski所說:「我們都是半虛擬的存在」

你平時自拍

最常用的濾鏡是什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X-0W4BMH2_cNUgLuU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