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出台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助推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

2020-04-18     洛陽晚報

到2022年,全市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工業用地畝均稅收力爭達到20萬元,形成4個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帶動力的千億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

  近日,我市出台推進《洛陽市推進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將通過多項措施,持續發揮產業集聚區的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攻堅主陣地作用,從而進一步引領帶動全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助推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

  把產業集聚區建設成為區域經濟增長極

  近年,我市產業集聚區總量規模迅速壯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效益持續提升。目前,全市共有產業集聚區18家,數量居全省第一,已形成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機器人及智能裝備3個重點產業集群。

  《行動計劃》指出,我市將通過3年努力,使全市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把產業集聚區建設成為區域經濟增長極,形成具有一流科技創新能力、現代產業集聚、循環經濟全面發展的主體區域,城市功能完善、充分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宜居宜業新城區,成為帶動全市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主導力量。

  具體目標是:到2022年,我市將力爭使產業集聚區工業用地畝均稅收達到20萬元,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普及率超過62%,形成4個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帶動力的千億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

  畝均產出提高、集群培育提速、綠色發展提升

  根據《行動計劃》,「三提」是我市下一步推進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即畝均產出提高、集群培育提速、綠色發展提升。

  我市將以各省定產業集聚區為單位持續開展企業分類綜合評價,根據畝均稅收等指標綜合評價排序,將企業分為A(優先發展)、B(鼓勵提升)、C(倒逼轉型)三類。

  首批A類企業將獲得10萬元資金獎勵,在全市綜合排名前6位的A類企業還可分別獲得100萬元資金獎勵。

  為加速產業集群培育,我市將實施產業集群轉型升級行動,力爭建成1個以上國家級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示範區;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每年選擇10家產業集聚區企業開展產品質量檢測診斷,在全市培育形成150個高技術含量、高市場占有率的名優產品;推進「區中園」布局建設,重點布局以新興產業為主的高端產業園、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的服務業專業園、以完善孵化育成體系和吸引返鄉創業為主的創新創業園、與散亂企業整治集聚相銜接的小微企業園。

  在提升綠色發展水平方面,我市將推進綠色工廠建設,力爭在今年年底前實現企業綠色化改造全覆蓋、全市產業集聚區完成循環化改造等任務;全市不再新增化工園區,產業集聚區不再新設化工主導產業;同時實行產城生態共建環境共治,實現產業集聚區所有企業達標排放。

  強化智能化改造和體制機制改革

  在產業集聚區建設方面,我市將強化「兩改」,即推進智能化改造和體制機制改革。

  在智能化改造方面,我市將加快發展智能製造,引導推動A類和B類企業全部實施一輪智能化改造;推進企業建「雲上雲」,在全市培育建設1個以上綜合性和4個行業性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引導產業集聚區中小企業自主選擇上雲平台並按需應用雲上服務;到2020年年底前推動全市產業集聚區啟動智能化示範園區建設。

  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我市將選擇宜陽產業集聚區為試點單位,按照「管委會+公司」模式先行先試,形成典型經驗後在全市全面開展;深化市場化開發運營,組建產業集聚區發展公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負責招商引資、資金籌集、項目管理、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市場化服務功能。

  為了給產業集聚區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我市還將創新高層次管理人才引進機制,加快推行聘任制、競爭上崗制、績效工資制等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可通過個人所得稅獎補等方式,支持企業大力引進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

(洛報融媒 記者 陳曦 通訊員 李松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sqlXEBrZ4kL1ViqtP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