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蘇州專稿 文/馬月華】
你知道嗎?
在我國肝硬化患者多達700萬
很多人病情反覆卻得不到有效治療
好消息來了!
肝硬化患者可以得到全方位、個體化診療了!
今天(12月18日)下午
全省首個門脈高壓症多學科專家門診
正式在蘇大附一院開診
門靜脈高壓症患者 倪先生
倪先生今年只有38歲,已經被胃出血折磨了1個月的他,臉色蠟黃,沒什麼精氣神。倪先生透露,自己是在11月10日的早上吃了碗拉麵,沒想到中午就感到胃脹,並進而開始嘔吐、吐血。
他說到現在自己已經一個月沒怎麼正經吃東西了,有時候餓了只能把花捲泡軟了稍微吃兩口。而造成他此次嚴重胃出血的原因,正是門靜脈高壓症。
蘇大附一門脈高壓症多學科門診
幸好轉院來到蘇大附一院後的第8天,新開設的門脈高壓症多學科專家門診就正式開啟了,來自多個學科的專家仔細研究倪先生的病歷,為他的後續治療出謀劃策,制定最佳方案。
多個學科的專家仔細研究倪先生的病情
蘇大附一院介入科副主任朱曉黎介紹,這位患者患有肝豆狀核變性,這是一種先天性遺傳性的疾病,會導致肝硬化,從而門靜脈壓力增高,進一步導致食道、胃底靜脈曲張,一旦吃硬的食物或者情緒激動、血壓升高,都會造成曲張靜脈破裂出血,首次出血的死亡率可以達到20%-40%。隨著曲張靜脈程度的加重,死亡率將越來越高。
除了出血,門靜脈高壓症的另外一個症狀就是血流淤積在腸道,進而引起肝腹水。
朱曉黎透露,我國的肝硬化患者大約有700萬,像倪先生這樣的肝豆狀核變性病因較少,主要還是因為B肝、血吸蟲病引起較多。
而我國正是B肝大國,慢性肝病人群巨大。慢性肝病需要長期病情管理,併發症防治工作需要多個科室參與,患者很難根據自己的病情決定去哪個科室就診,有時要花很多時間在不同科室門診之間周轉,診治效率低,相關科室醫生之間缺乏及時有效的溝通,並不能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
「很多病人其實早就確診了,但是沒有及時治療,病情反覆。門脈高壓症本身是一個多學科症群,我們設立這麼一個多學科門診,也是希望根據它臨床的分期、症狀,採取相應的治療。」朱曉黎這樣說道。
門脈高壓症多學科門診團隊
看蘇州記者了解到,門脈高壓症多學科專家門診團隊由消化科陳衛昌書記任組長,聯合了感染科、普外科、介入科、急診科、影像科等密切相關科室的知名專家和技術骨幹,為門脈高壓患者進行全方位的個體化診療。
那麼,具體有哪些患者可以來門脈高壓症多學科門診就診呢?
有明確肝病病史,出現腹水、消化道出血等門脈高壓症狀的患者
經過內鏡治療仍有反覆出血的患者
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
脾臟腫大和脾功能亢進的患者
連結>>>
【門脈高壓症多學科專家門診時間和地點】
時間:每周三下午13:30—15:00
地點: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總院門診五樓多學科專家門診(蘇州市姑蘇區平海路8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