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降酸藥怎麼關節越來越痛?原來是有好消息

2019-09-04     尋醫問藥

關節痛很有可能是體內尿酸過高的原因,體內尿酸過高需要服用降尿酸的藥物,但是有些患者在服用藥物期間會出現關節疼痛的現象,那麼我們具體來了解吃了降尿酸的藥,為什麼關節還會疼痛,下面我們詳細來了解吧。

32歲的小鄭由於工作壓力大,下班後經常會約著同事一起喝酒夜宵,但身體好像也一直沒出什麼問題。直到有一天夜裡突然發生關節疼痛難忍,被查出體內尿酸過高,患有高尿酸血症。

痛風症狀緩和後,醫生給他開了一些降尿酸的藥物,並告訴小鄭要記得按照吩咐吃藥,同時注意飲食,才能將尿酸降下來,避免再次痛風。

但是,小鄭吃了一段時間藥後,卻再次出現了痛風症狀,並且疼痛的位置似乎比上次更多了一處。這讓小鄭懷疑:難道醫生開的降尿酸藥物根本沒用?醫生了解後告訴小鄭,這是藥物在生效的過程,等疼痛緩解後要繼續堅持服藥。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和降尿酸藥物的作用機理有關。

吃了降尿酸藥怎麼關節更痛?

男性血尿酸值在149~416μmol/L範圍內,而女性正常範圍是89~357μmo1/L。如果超出了這個範圍就是尿酸過高,稱為高尿酸血症。過量的尿酸在體內堆積後會導致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處,從而引發痛風,因此,此時治療痛風關鍵在於降低血尿酸值。

而當降尿酸藥物進入體內發揮效用時,原本沉積在關節處的尿酸鹽結晶會開始溶解,但當部分被溶解的結晶顆粒掉落到其他關節位置時,就可能會像小鄭這樣再次引發痛風。

這其實是降尿酸藥物正在發生作用,此時繼續堅持用藥才能完全溶解關節處堆積的尿酸鹽結晶,從而有效治療痛風。

通過介紹,我們了解到關節疼痛可能是尿酸過高的原因,高尿酸的人群必須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合理的服用降酸藥物,最好不要吃嘌呤較高的食物,否則容易導致體內尿酸過高,也會對關節造成很嚴重的影響,最終可能會誘發痛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KtA20BJleJMoPM0sZl.html